深耕世大運背後的台灣精神與價值
院長黃博怡
2017台北世大運,讓多年來備受壓抑進而沉悶低落的台灣,終於有個機會向世界證明,台灣人民本來就是很棒的世界公民,不只有能力、有熱情,更有強烈意願在國際社會上,承擔且善盡一個成員該盡的責任。更長遠的意義則是,這場盛會讓國人真正感受與體認,世界真的很大而且多元,唯有邁步走向世界,台灣才有前途!世界,才是台灣真正的出路。
「讓世界看見台灣」,是羽球球后戴資穎放棄世界錦標賽唾手可得的豐厚獎金與積分,選擇留下來參加世大運的理由。何其單純的信念,格局與氣度之恢宏卻令人澎湃動容!就是這樣的信念,才能讓所有參加比賽的運動選手與教練,無視長期訓練的辛苦,將士用命,共同締寫囊括28面金牌的空前佳績;一定就是這樣的信念,讓這麼多的公務人員與民間志工,願意擔任英雄背後的無名英雄,為世大運的順利圓滿與成功舉辦,無怨無悔默默的付出。過去曾經成功的締寫台灣經濟奇蹟,為實現共同理想目標而同舟共濟的台灣精神,久違之後竟然在這一次的世大運再次呈現。如果能善加珍惜並發揚,則台灣經濟風華再現指日可待!
這次在世大運大放異彩的運動項目,背後其實都有外人不見得充分知曉的價值深耕過程。以羽球為例,遠自1970年代中期,土地銀行與合作金庫等公營金融機構就已經銜命編列經費成立球隊,從國小階段有計畫的栽培若干有潛力的選手;可以這麼說,就是這種深耕價值的決心,才有諸多選手在本次世大運獲得佳績的成果。由此可見,價值需要深耕,無論是運動選手的培養,或國家競爭力的養成,策略之外更需要有這種價值堅持。
過去這些年來,台灣社會常出現被少數有心人士綁架,政府公權力因而癱瘓不振,發展阻滯不前的亂象,原因之一是若干為逞私欲私利之徒糾眾鬧事,加上失格媒體理盲推波助瀾,以及廣大國人的冷漠坐視。無獨有偶,這次世大運開幕儀式仍有若干理盲白目之徒想依法炮製,幸賴大會主持人與現場轉播媒體在第一時間妥善因應引導,以及後來非典型政治人物柯市長神來之筆的三字真言回應,意外激發國人對世大運的關注與參與熱誠。總結這些經驗,期待政府將來在面對各種群眾抗爭的時候,要有所擔當,更要堅守原則,進退有據。唯其如此,台灣才能急起直追推動產業結構轉型與經濟社會變遷所需的各種社會經濟建設。
戴資穎等年輕運動選手,已經用他們的血汗與具體行動告訴台灣社會,「想讓世界看見台灣」的期待與決心。年輕選手眼中看到的不是獎牌與獎金,在意的是如何對整個台灣的前途與出路有所幫助。這種氣度很值得整個台灣社會認真體會與學習,特別是掌握公權力的政府官員,以及擁有豐沛資源的產業界菁英。金融產業的夥伴何嘗不然,主動進行跨領域或跨平台的交流協調或學習,規劃具體可行的產業結構轉型升級或社會與人口結構變遷之金融因應配套措施,才是解決台灣超額儲蓄偏高的正本清源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