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社會回穩加上產業轉型,金融機構積極經營財管,吸引資金回流,香港經濟、金融情勢又起死回生。
澳門賭博行業在2014年達到全盛,近十年輝煌的年代逐漸遠去。澳門政府制定政策全面推動博彩多元化及非博彩發展,屬於澳門的繁榮還回得去嗎?
香港老字號餐飲店,處在中國境內超級內捲的競爭生態,又漠視數位化轉型,注定了集體走向凋零的命運。
當全球貨幣對美元升值,港元卻面臨套利資金外流。香港股匯近期波動,恐與穩定幣條例即將實施有關。施行後,境外人民幣將逐步取代港元,港元地位將不升反降,聯繫匯率更迎來空前挑戰。
面對巨大的財政壓力,北京啟動「全球徵稅」救命手段,針對在中國居住滿183天或主要資產在中國的稅收居民,全球收入將面臨最高20%課稅。不僅衝擊海外投資者,更引發港股資金外流與成交量萎縮,加劇港元貶值壓力。
香港快餐龍頭大家樂發布盈餘預警,揭示香港及中國餐飲業在新常態下面臨嚴峻挑戰。經濟不景氣、消費低迷,昔日龍頭市值大跌,反映香港經濟正面臨多重困境,不僅餐飲業受創,房地產、金融及轉口貿易等支柱產業亦顯疲態。
香港房產短期難見曙光,失去轉口貿易及關稅優勢,國際企業與資金正加速撤離。人財兩失的趨勢確立,香港房地產跌勢難止。
李嘉誠家族清空全球碼頭資產,作為香港財團風向指標,其背後意圖引人關注,從中國撤退後,是否會再從香港撤退,瞬間成為市場熱議話題。
印度這個全球人口最多的開發中國家,在打造數位公共基礎建設的過程中,極為出色地打造一套自己的模式,其他國家應該仔細研究印度模式的優劣,比較各國與各種科技平台雨後春筍的替代方案,在日新月異的科技時代守護人民的隱私與安全。
印度政府致力於數位公共基礎設施,將數百萬尚未擁有銀行帳戶的人納入金融系統,尤其是釋放中小企業和婦女的經濟潛力,將是印度政府接下來創造經濟成長的新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