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傳統銀行成功克服種種難關,展現更堅韌的時刻,我們必須思考金融科技的下一站?除了加強與傳統銀行緊密合作,也須回歸當初推動普惠金融的初衷,這是一條值得探索的道路。...
金融科技快速崛起,確實已改變金融服務的傳統風貌,推動整個金融業轉向數位化,並朝著自動化與智慧化不斷提升。我們期待掌握科技者,能將方向導引為創造更加包容,且符合永...
展望未來,金融科技領域將重點聚焦於生成式AI和綠色科技這兩大新星。這兩大趨勢不僅預示著金融科技行業的未來發展方向,更是金融科技產業邁向國際化的必爭之地。...
立陶宛、新加坡與台灣皆為小國,但立陶宛透過國家政策,大力發展金融科技產業,而新加坡政府打造完善的金融科技業生態系統,享有亞洲首要金融科技中心的地位。若能攜手合作...
金融科技帶動數位金融快速發展,連帶影響監理機制的改變。如何融合破壞式創新的開放思維,接納新興科技在金融創新的運用,調和消費者、業者在數位金融的權利義務,是國家數...
各種創新金融科技應用日漸成熟,不但提升傳統金融機構的商品內容、服務方式,也改變資本市場與金融產業的發展模式,但金融科技亦加速提升監管端與被監管端的資安意識,合規...
本期台灣銀行家雜誌團隊特別遠赴新加坡,專訪台駐新加坡代表處 童振源代表,關於整體國際情勢、對於東南亞、台灣、及新加坡的走向是如何。以及目前台灣正積極推進「新南向
自純網銀(Neo-Bank)這個名號在2016年於英國問世以來,開展了世人對於新型態金融的期待,整合其他種種科技創新,讓金融科技被標誌為金融產業近10年來最重要的發展趨勢之一。純網銀運用數位通路與客戶互動,減少了人事及辦公室成本。隨著網路科技的進步和社群平台的普及,這些機構不僅迅速擴張,更被視為挑戰傳統銀行的「Challenger Bank」,預期將顛覆傳統銀行的市場地位,為金融消費者帶來全新的服務體驗。
因為高強度的成功防疫,讓台灣流感病例大幅減少,卻也使多數台人體內沒有抗體,導致今年口罩禁令解封後,出現了過去沒有的春夏流感潮,這樣的疫情因此被稱為「免疫負債」。
上個世紀初,三角湧農會創立(今三峽區農會),經費由政府補助,獎勵耕地改良及養豬、養魚事業,並協助政府催收錢糧(田賦),乃為全台農會創設之始。之後,就如同各地農會隨著殖民地政府的產業組合政策進行改組轉型,十多年後,三角湧農會近一步改制為三角湧信用組合,由產業信用貸放、原料聯合購買、農漁產品共同販賣及生產資源與設備共同利用等4個部門所組成,協助各地的農漁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