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

培育新秀成長茁壯 合庫打造球王球后搖籃

採訪、撰文:張莉君

台北世大運成果豐碩,老字號的合作金庫貢獻12面獎牌,包括世界球后戴資穎等。合庫在選手還沒發光發熱時就投注資源,陪伴選手成長茁壯,選手就算退役,轉任銀行職員還有人一路高升至協理。

2017年世大運落幕,台灣在自己的主場拿下90面獎牌,締造史上最優秀成績。台灣史上第1位登上世界球后的戴資穎放棄參加世界羽球錦標賽,將羽球金牌留在台灣,部分媒體盛讚戴資穎為「聖人」。

這位最年輕世界球后的背後,最大支持是合作金庫。而除了戴資穎之外,本屆世大運桌球隊的江宏傑、陳建安、鄭怡靜、林珈芝及孫嘉宏,羽球隊的王子維、江美慧、李洋、李哲輝、許雅晴與吳玓蓉等12位選手都是由合作金庫支持,為本屆世大運貢獻4面金牌、2面銀牌、6面銅牌,留下12面獎牌。

9度蟬聯體育推手獎得主

老字號的合作金庫,給人的印象可能是許多年長者愛用的銀行之一。然而,運動結合金融的這股新商機,合作金庫從「為國爭光、支持台灣運動」這樣單純的立意出發,培育了不少優秀體育選手。今年6月,搭上世界球后戴資穎掀起的熱潮,為合庫信用卡代言,期待能順利降低合作金庫信用卡年齡層,並帶動發卡量。

談到合作金庫支持體育的淵源,桌球好手莊智淵、羽球一哥周天成,還有職棒選手彭政閔、陳金鋒等,全都是合作金庫長期培育的優秀球員。光是2016年,合作金庫就投入超過新台幣1億元用來培育體育選手,2017年更第9度蟬聯體育推手獎的得主。

這樣默默耕耘體育產業,並非只有得到政府的肯定而已。多位體育好手,如2016年戴資穎成為史上第1人榮登世界女子羽球單打排名冠軍;同年莊智淵於匈牙利公開賽獲得男子桌球單打冠軍、鄭怡靜獲得女子桌球世界盃單打亞軍等,為這個背著老字號招牌的合作金庫,注入3劑強心針。

事實上,合作金庫長期以來一直支持著棒球隊、羽球隊和桌球隊,建立完整的培訓及獎勵制度,並提供球員宿舍,另設有羽球館、桌球訓練中心、棒球訓練場及重量訓練室等專業設施,而體育選手即使在體育生涯結束後亦可透過培訓轉任銀行工作。

此外,合作金庫每年舉辦「合庫金控正新瑪吉斯盃桌球賽」、「合庫盃慢速壘球賽」、「合庫盃羽球賽」等賽事,並贊助「中華台北羽球公開賽」、「台北青少年桌球公開賽」及「統一發票盃路跑」等,可窺見合作金庫對於體育產業的熱愛及支持。根據合作金庫統計,2016年參賽各類隊伍及人數共186隊、3,640人,積極舉辦贊助賽事,就是期待藉由體育活動,提振運動風氣。

合作金庫為體育產業的投入,已非簡單的統計數字可以言明。而這更證明了,世大運12面獎牌出自合作金庫支持的選手,絕非僅是比賽的幸運之神眷顧,乃是合作金庫長期的耕耘終於開花結果。

合作金庫支持的體育選手並非只著重於職業球員。1998年起,合作金庫在7個縣市、22所學校以建教合作方式,支持基層體育教育。除了贊助經費或球具,更安排旗下球隊球員親自指導。桌球及羽球隊每年鎖定多所潛力學校進行建教合作,其中桌球隊就有4位教練長期派駐7所國高中,進行球技指導;羽球隊則每年以一定金額贊助7所學校球隊。

台北世大運畫下完美句點,將90面獎牌留在家鄉,寫下排名第3的佳績,合作金庫教練認為,雖然台灣在外交形勢上處於能見度不高的劣勢,但是透過台灣民眾的和善、熱情以及舉辦國際賽事的專業能力,成功扭轉外界對台灣的刻板印象。這股「凝聚力」是台灣人歷經世大運後,親自創造出來的獨有記憶和專屬價值。

世大運從開賽前外界一片批評聲浪,到開幕後逆流而上,最後風光謝幕,令台灣和世界嘖嘖稱奇。合作金庫教練坦言,從爭取主辦權、場館建設、賽事籌劃到宣傳行銷,主辦單位的台北市政府擁有最大功勞;而拿下90面獎牌榮耀的教練和選手們,更是打造世大運美好記憶的最大功臣。台灣體育表現迸發驚人的軟實力,不分年紀、種族、黨派的台灣人開始思考,如何能讓台灣重新站在國際的鎂光燈前。

在選手發光發熱前投注資源

合作金庫教練認為,這次世大運締造的美好經驗,為體育產業開啟了一個新的美好契機。世大運讓台灣被世界看見,無數個體育選手的勵志故事被傳頌,政府及各界都開始重新審視運動員的保障,以及關注體育產業環境的轉變。

若以體育經費占國家總預算比率相比,台灣僅約0.4%,不及中國大陸的0.56%,更不敵超過1%的鄰近國家日本、韓國。世大運賽事結束後,蔡英文總統允諾4年內將增加體育相關預算至新台幣100億元;而為了備戰2020年東京奧運等國際賽事,最新通過的107年預算案,也將增列運動發展基金新台幣10億元,加上《國民體育法》三讀通過,都可望為體育選手及整個產業帶來新的曙光。合作金庫教練也指出,除了經費及法規的幫助之外,聘請優秀教練、提升各專業項目技術的研究、改善硬體設施、提升體育選手福利待遇、強化運動科學及營養學等各體育產業的支持面向,都有賴政府詳細規劃,提升體育軟實力,讓台灣躍升為體育大國。

該如何打造更為強健的國家隊?合作金庫教練認為,以政府為主、企業為輔,能發揮最大綜效。目前由體育署成立的國家隊,甄選出各球團、企業及學校最優秀的運動員集中訓練,加強軟硬體設施及積極訓練比賽,已有顯著成果。合作金庫扮演的角色,就是挖掘璞玉般的選手,在選手尚未發光發熱前,從教練、經費、設備等面向開始著力,為台灣培養人才。

退役球員有機會升任合庫主管

雖然體育選手職涯壽命較其他職業短,合作金庫教練認為,運動員向來具備抗壓性高、吃苦耐勞、執行力強及擁有高度團隊合作默契等優良職場特質,選手退役後轉任合作金庫員工,能為企業帶來新的價值跟可觀績效,加上運動員天性開朗,能為銀行注入新活力,為銀行正面形象加分。

像是曾經擔任合作金庫業發部副理、現任城內分行經理葉國欽,就是合作金庫桌球隊的知名國手;已經退休卸任的經理江百清、協理陳勝次,同樣出身合作金庫的桌球隊。

合作金庫教練指出,球隊選手在退役後直接轉為職員不在少數,更有不少球員一路順利升任襄理、副理、經理、協理等中高階主管。從培育選手到退役轉職,合作金庫為體育選手投注心力,也為他們開啟一條追逐體育夢想的康莊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