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在WTO成立不到30年便面臨破碎。如張忠謀所言,全球化已死,反映出中國崛起帶來的政治競爭,已將金融市場推向金融武器化的新戰場,對經濟自由無疑是巨大諷刺。
IMF指出當前全球金融市場正面臨「資產價格高估」、「非銀行金融槓桿高」與「主權債務負擔重」的三重挑戰。在經濟擴張與科技創新的繁榮表象之下,金融體系的脆弱程度反而令人擔憂。
各國積極將穩定幣推向金融核心,台灣金管會也已審慎開放。然而,當國際巨頭搶先布局底層區塊鏈清算與AI風控技術,台灣金融業若僅聚焦發行,恐錯失數位金融時代的制高點。
次級市場因關稅及貿易戰動盪之際,初級市場逆勢崛起,數兆資金湧入私募股權。這波由金融創新主導、瞄準散戶的「民主化」實驗,正將初級市場推向無法預測的風險邊緣。
保險業常被視為科技慢半拍,但這次代理式AI的到來,將徹底改變遊戲規則。它不再只是被動工具,而是能自主決策、主動執行的「實習經理人」,將保單生命週期全面自動優化,從產品經理的策略分析到理賠風控預警,甚至承擔「業績責任」。這不僅是科技升級,更是保險數位治理與權力分配的深層變革。
川普實施的對等關稅政策將於7月到期,加上中東局勢瞬息萬變,牽動關稅、通膨與利率之間的連鎖反應。市場對通膨的預期也受到油價、租金與工資增長的驅動,這些錯綜複雜的因素相互交織,使得下半年的金融市場動態更值得密切關注。
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在911恐怖攻擊時幸運逃過一劫。他在廢墟重建中培養戰鬥力與韌性,如今接掌川普政府操控技術與貿易的「前線司令部」,是美中科技角力、地緣政治競爭中的強硬派推手。
AI提升資訊處理效率、縮短決策時間,帶來不少技術紅利,但模型本身的「黑箱性」值得重視。
Panasonic是台灣一整個世代的共同回憶。這家超大型的百年跨國企業帝國,面臨了複雜的經營挑戰,從總部、事業部門的裁撤、整併到內部革新,它積極尋找企業永續的活力,也凸顯日本企業積極轉型活化的重大趨勢。
川普既擔心中國崛起,又害怕美國衰落,一不小心容易掉入修昔底德與金德爾伯格的雙重陷阱而縛手縛腳。眼見歷史不斷重演,貿易保護主義可能引發經濟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