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脫胎換骨 台股發展更現茁壯

108.12台灣銀行家第120期黃崇哲


1985年開始,在台灣多年兩位數經濟成長率的加持下,民間所得大幅攀升,但受限於投資管道有限,使大量資金流向股票市場。在那個歲月中,包括偷偷用抽屜收音機聽著「台泥,305塊買進,306塊賣出……遠紡,152塊買進,153塊賣出……」的上班族,或者是手提著菜籃的婆婆媽媽,各行各業,擠在號子電視牆前,看著紅綠變化。在短短4年內,見證了股市的10倍速增長,也用股市驟起劇伏所帶來的悲歡喜樂,共同為台灣資本市場發展烙印下一個難以抹滅的印記。


大盤在1990212日爬上歷史高峰的12,682點,然後因為「證交稅轉折」而開始下跌,之後多次的反攻,逐步反漲,但也接續1995年台海飛彈危機、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2000年網路泡沫以及2008年金融海嘯等衝擊,都讓台股在幾乎萬點或者初上萬點的行情,難以持續,也就是這樣的萬點關口,變成了多位候選人以股市重返萬點作為競選的口號對象。


難得的是,從去年開始,終於台股再現萬點行情。在開始之初,或許是投資者的近鄉情怯,再加上美中貿易爭端作梗,輿論多所保留,認為光景不長。然而,出乎意料之外,台灣的經濟成長在多年苦悶下,竟能狠摔唱衰者眼鏡,受惠於台灣產業的爭氣,不僅經濟成長率在美中變局中支撐成長力道而成區域之冠,更在股市中創下最長的萬點行情,一步步朝「光復」歷史高點的方向邁進。


只是,在這次的最長萬點行情裡,卻已不復見當年股民歡欣鼓舞的慶祝興致,也未能重嘗金迷喧囂的市場激情,對照之下,甚至出現不少散戶虧損連連的抱怨。這樣差異的原因可能就是在同樣的加權指數數字之下,台灣今天的股票市場早已有了全然不同的體質與面貌。而細究這些原因,或許也正展現了台灣股市已經從過去的青春躁動,逐步展現成熟的全新體質風貌。


當今的台股,已經不再僅是國內超額儲蓄的宣洩口而已,逐步完成的,是台股與國際資本市場的關聯建立。在30年前幾乎罕見的外國法人交易占比,已經大幅增加,沖淡了個人散戶在短線追逐所可能造成的劇烈起跌。而證券市場與監管法令的現代化與完整化,也提升了市場透明度與投資人保護程度。搭配如股票全面電子化等基礎建設,讓更多樣的商品與更多元的投資方式變成可能。這種種改變,正是台灣股票市場脫胎換骨、更見茁壯的具體呈現。


已經很難想像目前近千檔的上市股票,如果還要用電台一檔接一檔的播報,會是怎樣的情況。但在未來,台灣股票市場一定會有不同的型態,特別是在高齡少子化的人口結構中,不僅追逐短線,但更求長期獲利的股票投資也勢將扮演吃重的角色。加上結合金融科技下的大數據、AI等新技術,主動投資與被動投資之間搭配的風險選擇,應當也可讓更多的投資人有不同的投資體驗。


或許當年激情充沛不再,但伴隨台灣產業結構的再調整,台灣的資金鏈應可在國際資金市場中爭取到更高的附加價值。未來台灣股市除了能支撐產業的轉型發展外,對於全民投資理財所帶來的財富保障,更形穩固永續,也對台灣金融產業的發展,有更直接、更高價值的產業帶動,這該是在股市挑戰歷史最高點前的共同期待。


各期雜誌

108.12台灣銀行家第120期

請選擇雜誌期數

恭喜!
獲得積分+
本期精選文章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