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願大家 長命百歲‧幸福年年

108.2台灣銀行家第110期黃崇哲

依據國發會預測,2019年將是我國人口發展的一個新階段開始,因為在扣除國際遷徙因素後,台灣人口將由自然增加轉為自然減少,讓50年後台灣人口,再回復到1,600到800萬之間的規模。而國外研究也指出,在千禧年後出生的嬰兒,超過一半都有機會成為百歲人瑞。所以在人口的減少與高齡化的發展趨勢下,究竟台灣該如何準備因應百歲人瑞趴趴走的衝擊?


就經濟層面而言,或許,未來年齡將不再是退休與否的標準。因為為了追求更好的財務安全,不論是6、70歲或8、90歲,如果有機會,都將繼續地在職場中做出貢獻,用持續性的工作來支撐起更好的生活品質,以擺脫靠青壯人口「孝順」而生的社會型態。相對之下,未來如果無法有足夠的儲蓄或就業能力,那隨著年齡的增長,每一天的食衣住行都將成為財務負擔的嚴苛考驗,讓長壽變成不想要的詛咒,也因財務的難以為繼,讓生活失去品嘗喜樂的生命意義。


換句話說,在那樣的百歲社會中,單靠年金就可以天天遊山玩水、琴棋書畫的日子將無法在65歲便開始發生,而傳統中由「就學、就業與退休」三段式人生所架構出的生涯規劃也將不復存在。因為單憑遙遠學校的訓練,不僅無法應付科技的迅速變遷,更無法支撐高齡後的職場需求。


所以,鄰國日本從2017年開始,除了執行「勞動型態改革實行計劃」外,更在同年9月於首相官邸下設立「人生100年(百歲)時代構想會議」,用來思考當百歲人瑞趴趴走時,政府該如何育人育才,以因應超高齡社會挑戰。結論上提出了:(一)幼兒保育及教育無償化、(二)解決待機兒童問題、(三)高等教育無償化、(四)私立高校學費實質無償化、(五)改善照護人才待遇、(六)穩定財源及財政健全化等對策,作為該國未來努力的方向。


對照之下,我國目前這方面的討論仍相當有限,雖有國發會進行人口推估以及提出如「我國少子女化對策計畫(2018至2022年)」等方案,其中提出:利用AI來使人力資源有效運用、增加移民,或營造友善高齡社會等政策,但就比較上,我國的思考點仍是以現在的老人需求來進行未來的規劃,嚴重缺少了對於未來社會的想像。因為,在日本政府的思考中,延長高齡者的產業利用是規劃的重點,所以已經計劃修改《國家公務員法》等相關法制,將公務員的退休年齡持續性的延後,除藉以避免龐大的人事費用外,更同時開放公務員在60歲之後,可以依據個人的體力與健康狀況,選擇薪水打折以換取「縮短勤務」或者「柔軟勤務」,這就是期望年齡增加者可以持續參與就業,也減少社會支撐壓力。


畢竟,年齡的增長應該是生命體驗的更加豐富,而不該反而造成生活壓力的逐日累積。迎接百歲時代的來臨,台灣的答案絕對不僅是提高生育率一途而已,應該是思考如何讓各年齡層的所有台灣人能有更健康的身心靈,在不依賴青壯人口的供養下,搭配金融機構適當商品的規劃利用,都能自在快意地度過人生旅程,這才是長命百歲的真正幸福。

各期雜誌

108.2台灣銀行家第110期

請選擇雜誌期數

恭喜!
獲得積分+
本期精選文章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