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來,越來越多人認為各行各業都會出現黑天鵝效應。但到目前為止,美國主流金融界應該還不會發生像2008年金融海嘯等級的災難,那是數十年才會出現一次的事件。現在的狀況,比較像是重演2001年的網路泡沫,或者發生另一場完全獨立的市場內爆,某種程度上仍可能低估了嚴重性。
雖然兩國短期之內都想緩解緊張關係,但長期競爭已成定局。
中國2023年會快速增長主要是由於防疫限制逐漸解除,國內服務業有望強勁反彈,旅遊業復甦可能相對不那麼快,但應該也會有所幫助。
臺灣理財顧問認證協會(FPAT)於2022年8 月26 日舉辦了「CFP®/AFP授證暨頒獎典禮」,展現了金融業界培育國際金融專業人才的努力成果,今年以實體方式舉辦授證典禮,FPAT特別採訪2022年新科持證人優秀CFP®,勉勵所有新科持證人在專業道路上,秉持初心為客戶建構完善的理財規劃。響應世界理財規劃日第二屆理財規劃書競賽 熱鬧登場國際理財顧問認證總會(FPSB) 在2019年已將理財規劃書納入CFP®認證範圍內,目前美、加、中國大陸等都已經納入教育訓練及認證前完成該技能的培養,這兩年台
台灣金融研訓院芬恩特創新聚落從2018年9月成立以來,陸續針對金融科技人才培育辦理相關活動,更協助金融業內部長天期的教育訓練,積極協助金融機構數位轉型、培育優質的數位金融人才,近期金研院與臺灣企銀共同舉辦「第一屆校園金融科技創意挑戰賽」,讓銀行得以積極前進校園,尋找優秀人才。
反向貨幣戰開打後,全球加速邁入緊縮貨幣政策循環,有望壓低通膨。然而,若沒有拿捏妥當,恐將衝擊股市,並把通膨壓力轉嫁至相對通縮的國家,特別是經濟體質不佳的國家,經濟衰退恐更嚴重。
介惠基金會、金研院針對社會責任方面,邀集社福、金融及教育三大領域產官學合作,在「ESG永續社會進行式――2022社福金融教育」論壇中,倡議以財務社會工作提升財務脆弱者的金融素養,進而使其有良好的金融風險抵抗力。
據金管會調查,國內金融業預計今年投入在金融科技的開發金額將創新高至235億台幣,顯見國內金融業對數位轉型的重視。凱鈿行動科技(Kdan Mobile Software Ltd.)旗下的電子簽名服務-點點簽(DottedSign)近期佈局金融科技市場,與國內首家原生數位銀行-王道銀行(O-Bank)合作,透過點點簽完善其原有的臨櫃簽署體驗,強化王道銀行以客為本的服務價值。疫情加速數位金融的發展,金融業者可藉導入點點簽加速數位轉型並邁向無紙化的永續經營,兼顧服務創新與環境友善;在科技與金融的結合下部署更長遠、更環保的數
有鑑於各國多設有金融或銀行博物館,僅有券幣數位博物館的台灣,在金管會指示下,台灣第一座金融博物館應運而生,導入敏捷開發的台灣金融研訓院跳脫傳統框架,打造全新金融知識教育推廣場域,期望讓受眾在掌握台灣金融史演進的同時,也能提升金融素養,朝自己的財務幸福邁進。
「世界投資者週」邀請JAFP理事長白根壽晴演講,與金研院院長黃崇哲不約而同認為,民眾要增進金融知識、技能,才能面對未來高齡化、少子化、數位化的挑戰,不為資金短缺而苦,樂享退休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