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美國聯準會(Fed)終於啟動降息循環,一口氣下調聯邦資金利率目標2碼。降息早在意料之中,但幅度之大,讓市場既意外又不解。
美國聯準會(Fed)在9月的利率會議上終於正式展開降息循環,這一點符合市場的預期,但是降息幅度居然一上來就是2碼,讓華爾街一時覺得錯愕。通常聯準會官員會透過各種途徑,對市場提供前瞻指引(Forward Guidance),好讓華爾街對即將來臨的政策變動做好心理準備。所以,這一次被許多華爾街人士形容成「意料之外的激進降息」,這背後究竟有什麼玄機,值得進一步解讀。
現在這個世界,近的日子遠了,遠的日子近了。2022年2月,俄羅斯突然發動對烏克蘭的全面入侵,讓疫情接近尾聲的國際社會一下子群情激憤,制裁浪潮一波接著一波,所有人都認為俄羅斯經濟即將邁入深淵。大家肯定記得彼時,俄羅斯的海外資產被凍結、國際金融系統的聯繫被切斷,連能源出口都被刻意針對。西方媒體對制裁效果更是通篇充斥著癱瘓、衰敗以及一蹶不振等等負面形容詞。
政府目前積極推動「國家希望工程」,希望將民間資金導入國家建設,同時規劃「兆元投資國家發展方案」,期待以公私部門攜手的做法,目標將引導新台幣3至4兆元國內外資金投資台灣的重大建設。目前國內儲蓄及壽險業資金仍屬豐沛,未來可望以投資帶動本地經濟效益達10兆元。
經濟一直是左右世界各地民主選舉中的關鍵議題之一。對於執政黨而言,首要任務是維持經濟表現,以獲得即將到來的選舉周期中大多數選民的認可。另一方面,挑戰者則常強調經濟問題,以吸引選民的支持。最經典的例子就是1992年柯林頓(Bill Clinton)的競選總統策士詹姆斯‧卡維爾(James Carville)發明了一句短語「笨蛋,問題在經濟!」(It's the economy, stupid),針對當時美國在1990年代初期波斯灣戰爭後所經歷的經濟衰退,諷刺布希總統,作為競選主軸。這項訴求,成功的打動勞工階層,促成當年
近年來,日本夏季的酷熱程度明顯超過往常,而這種熱度似乎也反映在經濟上。筆者長期居住在東京,親歷了日本景氣多次的波動。2024年,日本經濟似乎正在迎來新的曙光。個人消費回暖、物價持續攀升、企業也加大了設備投資力度。而日圓貶值更是吸引了大量外國遊客,讓人們對日本經濟前景充滿希望。然而,這看似樂觀的景象背後,是否隱藏著尚未顯露的風險?這一切是持久的復甦,還是短暫的幻象?
2024年8月,中國的消費者物價指數較去年同期正成長0.6%(較7月上升0.4%),看似好轉,但這主要是食品價格在漲,其中食品上升2.8%,非食品只有微升0.2%;而不含食品和能源的核心──消費者物價指數(CPI)略增0.3%,顯示消費活動依然疲軟。生產者物價指數(PPI)當月則較去年同期下降1.8%,是連續23個月下跌。這樣的價格走勢與目前高得離譜的無風險利率水準完全無法比擬,中國理論上該大幅降息,人民銀行應該盡快將7天逆回購利率降到至少與CPI相符的水準,畢竟當逆回購利率過高時,資金流入銀行,導致借貸和投資意願
美國聯準會理監事會議宣布降息2碼,金融業者也在找尋未來的投資新方向,不過,此次聯準會降息最耐人尋味的,就是雖然降息,但美國長天期債券殖利率卻不跌反升的現象,這也將牽動金融業者後續的布局策略;而另一方面,由於聯準會降息2碼已在市場先前的預期,匯率、債券利率等價格,市場已有提前反應,因此,也使許多金融業者在內部操作策略上,仍相對小心。
在台灣金融業史中,2024年新光金併購案無疑是一次最具代表性的一場金控整併事件。不僅因為本併購案牽涉到龐大的資產、財務增資能力、收購價格和市場影響力,也因為這是台灣首次同時出現「合意併購」和「非合意併購」兩種併購方式角逐同一個金控目標。台新金與中信金這兩大金融業者,分別以「合意」和「非合意」的方式,爭奪新光金控的經營控制權,這一場金融業的「搶親」戲碼吸引了全台金融界和資本市場人士的高度關注。
私募債近年來成為資產管理市場的新寵,其兼具高收益與穩定現金流的特性吸引許多高資產客群參與投資,依據Blackrock於去年所做統計,2023年3月全球私募債AUM(Asset Under Management,資產管理規模)已達1.6兆美元,估計至2030年將快速成長至12兆美元(約占33%另類投資AUM),進一步探究私募債的特性,不難了解此一從全球金融海嘯後迅速崛起的後起之秀,確實有獨特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