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齡化、少子化雙重問題下,凸顯退休者對於投資理財需求的重要性,為積極配合信託2.0「全方位信託」推動計畫,從財產收益與人身照顧著手,並思考如何發掘更多的長照商機,將長照服務納入高齡金融規劃中。
別讓長壽成為一場噩夢!在高齡化現象漸趨顯著的台灣,你是否也擔心自己會面臨「老後破產」命運?其實只要於在職時做好退休準備,就能安心、放心地展開下半場精彩人生!對於退休生活,你有什麼憧憬與想像?是富足的下半場、充裕的儲蓄與投資、多重的職業,還是身分多元的展現……《STOP!老後破產!》兩位作者大江英樹、井戶美枝在書中開門見山地告訴讀者,唯有消除不安,才能迎接富足的退休生活,甚至直接建議讀者,早該在職時做好退休準備。畢竟不管您選擇了何種老後生活,這是所有人在走進中年後都必須及早面對的課題。借鏡
因應「信託2.0」的推出與信託業務新種樣貌的發展,台灣金融研訓院配合信託公會積極推動「高齡金融規劃顧問師」等認證制度,協助強化金融人員及醫療、長照等領域相關人士的信託專業及執行能力。根據國家發展委員會資料統計,台灣滿65歲以上的老年人口在2018年達到343萬人,占總人口14.6%,正式邁入高齡社會,並推估在2025年將邁入超高齡社會,屆時老年人口將比2018年成長37%,達到470萬人,約占總人口36.6%,青壯年負擔老人照顧的重擔情形加劇,將會帶來一系列社會安全問題的挑戰。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因應人口結構改變,於
迎接台灣金融產業最貼心的服務,金管會推出「信託2.0」制度,讓銀行服務能夠照顧到銀髮與身障子女,在人生每一個階段,都能獲得金融業的幸福照護。高齡化與少子化讓信託機制越來越重要,為讓信託更貼近普羅大眾的需求,金管會宣布執行「信託2.0」方案,藉由跨產業資源整合、專業人力培訓與深耕校園計畫,提升信託功能,尤其是有安養需求的銀髮族,可藉由信託的協助提升保障機制。信託公會理事長雷仲達說明,所謂的「信託2.0」計畫,是希望鼓勵信託業者善用信託制度的優勢,從事多元化財產管理與人身照顧,針對客戶量身訂製信託規劃,讓信託制度更貼近
阿茲海默和失智症患者需仰賴無微不至的照護,而且存活期很長,對家人與社會帶來高度的財務壓力,隨著國民預期生命的不斷延長,快速增加的失智患者對長照政策帶來極大的挑戰,金管會力推的「信託2.0」平台可能是個解方。台灣人口的扶養比率(Dependency Ratio)問題眾所周知,扶養比是指老年與年幼人口數除以工作人口(15至65歲)的人數,根據聯合國經濟與社會事務部(Department of Economic and Social Affairs)2019年的資料,目前台灣的扶養比為40%,仍在控制之中;但這個數字將在
民間社會救助在早年十分盛行,原是以關懷老人為目的,近來卻爭議頻傳,讓許多老人家求助無門。因應超高齡社會趨勢,金管會聯手金研院及各金融機構加強推動金融教育及普惠金融,打造更有利高齡者的金融環境。過去,中南部地區出現不少老人會等民間團體,以標榜關懷老人福利為名義,吸收老人會員,成立所謂的「往生互助會」。然而,此類互助會近來爭議頻傳,特別是從彰化持續爆出財務危機,讓高齡80、90歲的受害人求償無門。其實,彰化只是全台往生互助會具體而微的縮影。台灣金融研訓院傳播出版中心副所長謝順峰表示,這場類基層金融風波形成的背景,可從社
臺灣企銀身為國內唯一的中小企業專業銀行,在黃博怡董事長帶領下,除積極承擔中小企業政策銀行使命,更推動「一青、二老、三創」專案,善盡企業社會責任,今年即獲得亞洲企業商會「亞洲企業社會責任獎―社會公益發展獎」肯定,未來更將結合企業與大眾,以金融的力量使社會更美好。金融機構為社會與經濟穩定發展的重要支柱,應善盡企業社會責任。臺灣企銀董事長黃博怡上任以來,從本業出發,透過金融運作,發展「一青、二老、三創」專案,協助地方社區組織成立「銀髮樂齡學堂」,並推動偏鄉長者「共食共學」。該計畫在今年不僅備受國內各界肯定,更榮獲由亞洲企
肺炎疫情衝擊全球,各銀行積極超前部署,臺灣企銀關懷在地,火力全開,持續設立銀髮樂齡學堂,照顧銀髮族,沒有因肺炎疫情攪局而停歇,在7月16日馬不停蹄趕往台南白河及嘉義東石,同日揭牌成立2間銀髮樂齡學堂關懷據點,台南市市長黃偉哲及嘉義縣副縣長吳容輝分別到場,與臺灣企銀攜手展現對長者的愛心。內政部人口統計資料顯示,我國65歲以上老年人口比率在2018年3月底時超過14%,已進入「高齡社會」,預計在2026年,65歲以上老年人口比率將超過20%,進入「超高齡社會」,也因此未來如何照顧老年人已經成為當務之急。為了因應高齡化社
台灣金融業發展雖普及、便利,但許多詐騙及理財受害者仍層出不窮,因此金管會傾全力推動相關宣導教育,強化消費者保障自身消費權益的能力。聯合國在2005年就曾提出過普惠金融的概念,要讓更多人平等享受金融服務,根據標普(Standard & Poor's)2015年所發布的金融素養調查,全球僅有三分之一的成年人理解基本財務概念,更有四分之三的人不清楚通膨和風險分散等貨幣概念。金管會副主委鄭貞茂表示,事實上,當全民有基本的金融知識,進而防制金融犯罪的發生機率時,消費者權益才會獲得更多保障。他指出,根據萬事達信用卡組織
信託在我國已經邁入第18個年頭,您知道信託有何用處嗎?很多人誤以為信託是有錢人的專利,事實上它可以全面保障您的食衣住行育樂!信託是一種受嚴格法律保障的「財產管理」制度,透過委託人(提供財產的人)、受託人(銀行)及受益人(你想照顧的人)三個角色的連結,幫助需要進行財產規劃的人,以更有效率且安全的方式達到目標。在這個定義下,讓很多人一聽到「信託」兩字,覺得事不關己,認為那是有錢人才需要。事實上,生活中的食衣住行育樂也可以妥善運用信託,信託不是有錢人或法人的專利,現在有許多新形態信託商品,不見得需要大筆資產,也不一定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