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聯邦政府與產業界追求淨零排放與循環經濟,既出於公眾對氣候問題的急迫感,也來自企業競爭求生轉型的驅動力,既能實現永續經營的綠色理念、又能追求地緣衝突下的國家自主,正是環境保護與經濟利益和解的時刻。
印度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主國家,位處重要性日益崛起的印太地區中心,可以成為穩定日益脆弱的地緣政治關係的要角。
2010年之後,隨著世界各地從金融危機復原,監理機構把重點放在總體審慎改革(Macroprudential Reforms)。而現在,金融業撐過COVID-19疫情與烏俄戰爭動盪之後,監理界逐漸聚焦在非金融風險。
中國2023年的經濟勢必復甦,但外資已經開始懷疑中共管理經濟的能力。
雖然兩國短期之內都想緩解緊張關係,但長期競爭已成定局。
2022台北金融科技展今年回歸實體場地舉辦,匯聚產、官、學、研各方資源,並邀集多國貴賓、國際新創單位、國內金融業者展出最新金融科技,加上元宇宙素材,顯見疫後金融產業已有全然不同的面貌。
2022台北金融科技展推出台灣首個國家級金融科技競賽「2022台北金融科技獎」,金研院強調,將持續規劃舉辦,鼓勵金融科技技術研發與商業模式具有創新性與前瞻發展的業者,以及藉由共創合作推動金融數位化發展者,讓普惠金融能夠落實在台灣每個角落。
國際透明組織或長期關注反貪腐議題之非政府組織專家來台實地審查,針對落實公約執行情形,與政府機關代表與非政府組織代表進行廣泛且深入的對話,專家一致認為,台灣正朝正確的方向穩健前進。
全球仍處在一個艱難的、尚未完全走出疫情陰影的環境中,亞洲重新開放的影響有望超越歐美,為全球許多行業注入一些難得的樂觀情緒。航空、酒店、鐵路和旅遊消費從較低的基數反彈,成為獲益最大的幾個行業。
為了對抗氣候變遷及溫室效應,金管會宣布,選出國內5家金控,組成永續金融先行者聯盟,包含元大金控、中信金控、玉山金控、第一金控及國泰金控,並簽署承諾宣言,為國家及產業淨零轉型增添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