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AI人資系統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已成大型企業招募新血、管理員工、進行內訓、撙節時間與成本的利器。越來越多美國、日本、韓國企業巨擘,採用AI人資系統徵才。
中國政府在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中,將年度官方GDP成長目標訂在5%左右,高於許多國際機構事前的預期值,中國總理李強也承認,要實現和2023年目標一樣的成長率並非易事。李強表示,中國政府將發行人民幣1兆元的特別國債,且不計入財政赤字。這是過去25年來的第4次發行,前3次發行特別國債都是在中國經濟遭遇緊急情況之後,包括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2007年次貸風暴和2020年新冠疫情爆發,說明中國官方已感受到經濟發展的壓力。
中國2023年的經濟勢必復甦,但外資已經開始懷疑中共管理經濟的能力。
中國2023年會快速增長主要是由於防疫限制逐漸解除,國內服務業有望強勁反彈,旅遊業復甦可能相對不那麼快,但應該也會有所幫助。
2022台北金融科技展推出台灣首個國家級金融科技競賽「2022台北金融科技獎」,金研院強調,將持續規劃舉辦,鼓勵金融科技技術研發與商業模式具有創新性與前瞻發展的業者,以及藉由共創合作推動金融數位化發展者,讓普惠金融能夠落實在台灣每個角落。
COVID-19爆發之後,人們都發現了實體供應鏈對整體戰略規劃的重要性。如今軟體業也開始注意這件事。
台灣金融研訓院於2020年首次公布我國「金融生活調查」結果,呈現出台灣人在收支、儲蓄、借貸、保險等面向的金融生活。今年,金研院再次調查,驚豔發現,國人在疫情影響下,對金融風險的抵抗力反而提升,實施金融教育的成效漸顯。
全球仍處在一個艱難的、尚未完全走出疫情陰影的環境中,亞洲重新開放的影響有望超越歐美,為全球許多行業注入一些難得的樂觀情緒。航空、酒店、鐵路和旅遊消費從較低的基數反彈,成為獲益最大的幾個行業。
韓國金管會為受到新冠肺炎疫情隔離政策下受創的中小企業,提供2年80兆韓元的金援計畫,協助韓國中小企業擺脫經營困境,避免金融風暴形成。
疫情衝擊下,主管機關對於金融業要求提升,韌性與營運持續管理的議題興起,了解營運持續未來趨勢、法令法規要求與主管機關期望更顯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