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個世紀前,中華民國被逐出聯合國,也被一個個國際經貿組織拋棄。這5、60年來,台灣沒有會籍向世界銀行申請發展援助貸款,也無法像其他國家一樣在面對經濟衝擊或外匯劇烈波動時,向國際貨幣基金(IMF)簽署援助協議,用以穩定國家經濟,避免經濟崩潰與國家破產。
在2000年以前,美國一直是台灣最大的出口市場,除了提供台灣經濟起飛所需的動能外,也為台灣累積龐大的外匯存底。期待未來透過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這塊敲門磚打開後,推進及深化台美經貿關係,迎接新商機。
「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是台美第一次有體系、基於對等原則所簽訂的貿易協定,兩國政府權利、義務皆相等,將成為日後經貿往來的法制基礎,也可望引發其他國家效法,對台灣國際經貿發展助益甚大!
BTA有助於模糊商業與文化之間的關係,為台灣和美國建立對外關係基礎,同時迴避正式承認的爭議;消費市場的整合可以幫助台灣建立在地的、以消費者為導向的擁護者。
「安全、公平、成長」三者並重,對台灣來說,是重要的經濟課題,「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已正式啟動談判,雖然目前並未納入關稅減讓等市場開放內涵,更多的則是法規管制與數位貿易等治理議題,但仍符合台灣之所需。
台灣金融研訓院、台灣經濟研究院、中華經濟研究院等三大政策智庫攜手合作,打造「財經三合院」,扮演政府與民間溝通的橋樑,融合產業發展、經濟及金融等議題,擴大社會各界意見參與,協助推進及深化台美重要經貿關係。
德國聯邦政府與產業界追求淨零排放與循環經濟,既出於公眾對氣候問題的急迫感,也來自企業競爭求生轉型的驅動力,既能實現永續經營的綠色理念、又能追求地緣衝突下的國家自主,正是環境保護與經濟利益和解的時刻。
印度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主國家,位處重要性日益崛起的印太地區中心,可以成為穩定日益脆弱的地緣政治關係的要角。
加密貨幣/資產及NFT帶來的機會與風險,均為現在進行式,如何在立法上取得適當平衡,並兼顧金融穩定、消費者保護及防制洗錢等傳統金融監管議題,都值得努力。
加密貨幣業者頻傳破產,促使監管機關評估銀行業者提案參與加密貨幣市場時,抱持審慎態度,並且強調風險,包括詐騙、市場波動、託管法律不確定性,「重點是,無法緩解或控制的加密資產風險,不能蔓延到銀行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