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慧(AI)技術正快速滲透金融業,其中資產管理領域尤受矚目。從投資管理巨擘貝萊德為其客戶創造接觸先進AI解決方案的機會,到摩根大通結合生成式AI強化財富管理建議,AI與金融服務的融合正逐步重塑產業競爭格局。對於同樣對AI懷抱期待的台灣金融業者而言,這不僅是技術導入的議題,更是重構未來金融服務核心能力的契機。AI應用於資產管理,最明顯的優勢之一在於大幅提升資訊處理效率。傳統金融市場的研究需耗費大量人力解析經濟指標、財務報表與新聞事件,而AI模型可即時抓取異常訊號,預測市場走勢,有效縮短決策時間。此外,AI還能根據
全球化在WTO成立不到30年便面臨破碎。如張忠謀所言,全球化已死,反映出中國崛起帶來的政治競爭,已將金融市場推向金融武器化的新戰場,對經濟自由無疑是巨大諷刺。
IMF指出當前全球金融市場正面臨「資產價格高估」、「非銀行金融槓桿高」與「主權債務負擔重」的三重挑戰。在經濟擴張與科技創新的繁榮表象之下,金融體系的脆弱程度反而令人擔憂。
各國積極將穩定幣推向金融核心,台灣金管會也已審慎開放。然而,當國際巨頭搶先布局底層區塊鏈清算與AI風控技術,台灣金融業若僅聚焦發行,恐錯失數位金融時代的制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