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是一個經濟奇蹟,不僅在產業上有著傲人的成就,也在金融上累積了豐厚的財富。以安聯集團公布的「2022年全球財富報告」為例,台灣的人均淨資產近14萬歐元,全球僅次於美國、瑞士、丹麥與瑞典。如此龐大的資產不只是數字,也是台灣金融業發展的強大動力。
在日本311事件發生的4個月前,福島核能電廠依據《原子力災害對策特別措置法》規定,辦理了核能綜合防災訓練演習,只是沒有想到演習事件竟然成真!該次的演習經驗成為福島核電廠員工災後的工作遵循,同時還減少災難發生時的徬徨感,也盡可能降低損失。
2020年3月,東證創業板MOTHERS上掛牌了一檔「生活平台股份有限公司」(株式会社リビングプラットフォーム),這是一家於2011年才在北海道札幌設立,專注以長照事業與身障者服務作為事業主體的公司,經由併購與連鎖,不到10年已經在全日本擁有超過百家機構,而上市後更規劃藉由資本市場的動能,持續擴大市場占有率,讓更多的日本長者或身障者可以用平價的方式取得更優質的照護服務。
金融詐騙已成為台灣社會的一大挑戰,它破壞人們對金融體系的信任,削弱經濟的穩定性。可憐的受害者不僅失去了積蓄房產,還可能面臨家庭和人際關係破碎。不僅如此,金融詐騙更破壞市場信任,阻礙企業的發展和創新。這項社會安定威脅,真的需要各界一起嚴肅面對,攜手打擊。
半個世紀前,中華民國被逐出聯合國,也被一個個國際經貿組織拋棄。這5、60年來,台灣沒有會籍向世界銀行申請發展援助貸款,也無法像其他國家一樣在面對經濟衝擊或外匯劇烈波動時,向國際貨幣基金(IMF)簽署援助協議,用以穩定國家經濟,避免經濟崩潰與國家破產。
平地一聲雷!去年底由OpenAI開發的聊天機器人程式ChatGPT上線後,掀起了市場的熱烈反應。可預期的,未來將會有更多種類的AI服務相繼出現,這不僅會影響人們對電腦應用模式的理解,甚至可能引發人們重新思考:當電腦比人類更聰明時,人類還有什麼價值和意義?
攸關我國下階段經濟發展的「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由於談判進展遠較預期順利,將可望針對「貿易便捷化、反貪腐、中小企業、良好法規、服務業國內規章」等五大議題先行簽署協議,而其他議題再以堆積木的方式,一步一步的架構起台美間的高標準貿易規範,以具體方式深化經貿關係。此外,這項協議的簽訂更將作為我國爭取與其他雙邊、多邊貿易協議對話的基礎,為台灣經濟發展創造更多成長動能。
俗諺說:「錢可以解決的問題,都不是最難的問題。」但這次為了稅課收入實徵數大於預算數,也就是一整年稅收總額超過了年初預定會收到的額度,因為錢太多的財政運氣卻引發了社會對於「超徵稅收」的紛紛擾擾,反而讓錢本身變成了一個問題。衷心期望,在罔顧財政紀律的普發現金之亂後,台灣的公民財政意識可以有所進步,讓財政紀律的要求可以越來越成熟。
在台積電美國世紀性的設廠活動中,台灣半導體產業之父一句「全球化和自由貿易幾近壽終正寢」,大幅地被擴散報導為「全球化已死」,成為新聞標題大抬頭。但如果深究張忠謀先生本意,以及對照歷史發展路徑,我們卻可發現,被送終的全球化將只是特定版本的全球化。未來,在新版的全球化中,人類文明將往下階段持續進步,繼續發展。
在上總體經濟課程時,提問大學生同學:「你們會投資外幣嗎?會買美金?還是日幣為主?」沒想到回答竟是比特幣與以太幣等加密貨幣,我頓時驚覺,這些不在貨幣銀行學教科書的金融創新,竟已經成為現今大學生的投資常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