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世代對電子支付熟悉度高,金融知識卻來自於追蹤網紅,勇於投資金融商品,甚至是沒受監管的加密貨幣,應透過金融素養提升,多元管道打造年輕人強韌金融風險抵抗力。
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尤努斯為中國P2P的發展添加了巨大動能,結果卻是始料未及。現在P2P才清零沒多久,河南地方銀行又出現原因成謎的存款消失事件,中國金融怎麼了?
泛公股銀行不同於純民股金融機構以股東獲利極大化為目標,在追求獲利過程中,需要兼顧公共利益的發展與金融穩定性,積極在金融業務上達成公共利益發展,例如綠色金融、高齡信託金融等服務,同時又能有良好獲利。
第四屆「新世代金融傳播獎」公布得獎名單,《台灣銀行家》製作的〈金融生活調查:金融共好,共同創造美好〉報導聚焦發掘國人金融生活弱點,引導金融功能進一步發揮,期望讓財務情況脆弱者有機會改善生活,因而獲獎。第四屆「新世代金融傳播獎」在今年嚴峻的疫情下,從新聞報導評選點出媒體對社會責任與貢獻的期許,我國財經巨擘及現任新世代傳播基金會的董事長陳冲表示,「媒體責任其實就是掌握趨勢,比別人更早一步、領先一步,並且能用淺顯通俗的語言,讓民眾都能理解未來社會可能的變化,及對自身的生活影響,這才是最有意義的貢獻。」台灣金融研訓院發行逾
近幾年來,數位貨幣的劇烈波動引起全世界的注目,從比特幣(Bitcoin)、以太坊(Ethereum)、狗狗幣(Dogecoin)等等,加上特斯拉總裁馬斯克(Elon Musk)頻頻對數位貨幣發表看法,讓外界關注度持續上升,而各國央行亦積極展開對數位貨幣的研究,我國央行研究計畫跟未來發展也是國人高度留意的重點所在。對於數位貨幣議題,中央銀行業務局副局長謝鳳瑛指出,比特幣等虛擬通貨(Virtual Currency)非貨幣,將其歸類為風險性的數位(或虛擬)資產較符合發展現況。至於央行數位貨幣(CBDC)的發展,台灣已完
銀行信託業務不再專為富豪階層服務,藉由信託業務生態系的全面提升,金管會引導銀行將信託服務用來照顧銀髮、長照、殘障與弱勢族群,真正落實普惠金融的最高價值。「立意良善的政策,有時也要在對的時間推出,才能發揮效果!」金管會銀行局局長莊琇媛談起金管會在2020年的六大興利措施中,特別強調要推動「信託2.0」,這項政策起心動念,竟是長達10多年,甚至20多年的「伏筆」,需要人事時地物的配合,才能成為金管會六大金融重要基礎建設之一。各銀行幾乎都有信託部門,但現今多淪為財管業務的後勤作業單位,與當初推動信託業法,希望讓銀行開拓新
阿茲海默和失智症患者需仰賴無微不至的照護,而且存活期很長,對家人與社會帶來高度的財務壓力,隨著國民預期生命的不斷延長,快速增加的失智患者對長照政策帶來極大的挑戰,金管會力推的「信託2.0」平台可能是個解方。台灣人口的扶養比率(Dependency Ratio)問題眾所周知,扶養比是指老年與年幼人口數除以工作人口(15至65歲)的人數,根據聯合國經濟與社會事務部(Department of Economic and Social Affairs)2019年的資料,目前台灣的扶養比為40%,仍在控制之中;但這個數字將在
迎接台灣金融產業最貼心的服務,金管會推出「信託2.0」制度,讓銀行服務能夠照顧到銀髮與身障子女,在人生每一個階段,都能獲得金融業的幸福照護。高齡化與少子化讓信託機制越來越重要,為讓信託更貼近普羅大眾的需求,金管會宣布執行「信託2.0」方案,藉由跨產業資源整合、專業人力培訓與深耕校園計畫,提升信託功能,尤其是有安養需求的銀髮族,可藉由信託的協助提升保障機制。信託公會理事長雷仲達說明,所謂的「信託2.0」計畫,是希望鼓勵信託業者善用信託制度的優勢,從事多元化財產管理與人身照顧,針對客戶量身訂製信託規劃,讓信託制度更貼近
因應「信託2.0」的推出與信託業務新種樣貌的發展,台灣金融研訓院配合信託公會積極推動「高齡金融規劃顧問師」等認證制度,協助強化金融人員及醫療、長照等領域相關人士的信託專業及執行能力。根據國家發展委員會資料統計,台灣滿65歲以上的老年人口在2018年達到343萬人,占總人口14.6%,正式邁入高齡社會,並推估在2025年將邁入超高齡社會,屆時老年人口將比2018年成長37%,達到470萬人,約占總人口36.6%,青壯年負擔老人照顧的重擔情形加劇,將會帶來一系列社會安全問題的挑戰。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因應人口結構改變,於
臺灣證券交易所打造有利於年輕投資族群參與股市的友善環境,開放盤中零股交易,吸引30歲以下的年輕人,培養下世代的核心投資族群,交易所更積極提升上市公司治理與資訊透明,大量增加線上線下法說會,全面優化台灣股市的投資環境。過去股市一直被認為是大戶、有錢人的專屬市場,隨著三大法人的外資、投信、自營商比重逐漸成長,散戶的年齡也越來越高,一般民眾、小資族也難以獲取上市櫃公司的經營成果。以2020年第4季的交易情形,自然人占集中市場總成交值比重為64.22%,外資為26.54%,國內法人則為9.24%,與2020年第3季自然人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