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經營已是當前企業經營奉行的圭臬,企業在落實永續計畫之際,也必須將計畫與行動轉化成文字,以報告形式對外揭露,為讓企業永續報告有規則可循,由全球報告倡議組織(GRI)發布的永續發展報告揭露架構,就是政府與企業作為揭露永續資訊的依循準則。
企金一把罩的兆豐,在國際金融環境面臨巨變的狀況下,端出自家最有利的優勢,成功吸引企業主成為財管客戶,總經理胡光華親自督軍,力拚兆豐發展成為全方位的理財銀行。
因應快速變遷之經濟金融情勢,今年國際金融監理論壇納入ESG永續金融監理重點、資安風險與防護、加密貨幣和數位資產等議題和發展趨勢,為國內金融業者引進國際新知與經驗。
面對無可逃避的高齡少子挑戰,有沒有想過,2050年的台灣,將會是什麼面貌?是暮氣沉沉,老無所依?還是生活更有質感,富足而有希望?
全球退休資金的投資標的已超越過去債券和股票市場主流,基礎建設、房地產、天然資源、其他資產的投資比例在過去10年增加12%,達3成,除了追求高績效和成長,也利用上一代的努力成果,透過投資,為下一代做出長期貢獻,創造永續經濟建設。
宏偉的大工程建設,是台灣長期以來對「發展」的偏誤迷思。台灣金融研訓院院長黃崇哲建議,台灣未來基礎建設發展,必須朝向更機敏彈性的方向思考,才能因應外部環境變化和未來需求。
台灣資金充沛,若有投資平台讓機構及民間資金導入基礎建設,強化台灣在綠能、長照、數位等產業,不僅將使生活環境向上提升,還可達到吸收過多游資、資助財政、建設台灣的三贏局面!
為了對抗氣候變遷及溫室效應,金管會宣布,選出國內5家金控,組成永續金融先行者聯盟,包含元大金控、中信金控、玉山金控、第一金控及國泰金控,並簽署承諾宣言,為國家及產業淨零轉型增添動力。
信託業推動信託2.0計畫評鑑頒獎典禮盛大舉行,金管會主委黃天牧表示,多元化信託的推動已擴散到越來越多的銀行,並表示「ESG的表現和財務報酬是正相關的」,企業追尋存在的目的與獲利可以相輔相成,與時俱進。
泛公股銀行不同於純民股金融機構以股東獲利極大化為目標,在追求獲利過程中,需要兼顧公共利益的發展與金融穩定性,積極在金融業務上達成公共利益發展,例如綠色金融、高齡信託金融等服務,同時又能有良好獲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