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綠色經濟的發展已進入轉型期,過去企業爭相大量釋放綠色、環保、節能的永續利多消息吸引消費者及投資人,如今將逐漸受到監理及市場的嚴格檢視。
目前上市櫃、興櫃公司約有超過7,000名以上的獨立董事,由於獨董人數的增加,導致對質的要求也相對提高,獨董的職責更顯重要。《證券交易法》的設計賦予獨立董事參與決策、監督控制以及專業諮詢的角色,在主管機關的設計架構下,一方面,獨董須由大股東提名、當選後就任,由無利益衝突的獨董所組成的審計委員會,是從董事會的高度來審視公司治理和內控內稽執行的成效,另一方面,獨董也是幫少數股東、小股東、主管機關和全體利害關係人協助監督,肩負金融業把關者的角色。
隨著賴總統就職,行動創新內閣就位,選前的金融政見也即將落實為金融政策,簡而言之共有五大項:第一是打造台灣成為亞洲的資產管理中心;第二是讓台灣成為亞洲金融創新發展的中心;第三要讓台灣成為亞洲永續金融的模範;第四讓普惠金融更完整;第五為強化金融資訊安全。
我國近年積極接軌國際並響應政府政策,全力推動金融業及上市櫃公司的綠色永續轉型,金管會2017年起推動「綠色金融行動方案1.0」,以環境面(E)政策為主,此階段主要任務為協助綠能業者取得營運資金,並引導金融市場重視綠色永續投資,使我國朝向綠色低碳經濟轉型。2020年金管會再度發布「綠色金融行動方案2.0」,政策層面擴大至涵蓋ESG三大面向,並邀集跨部會共同推動包括授信、投資、資本市場籌資、人才培育、資訊揭露、促進發展綠色金融商品及服務、審慎監理、國際連結及誘因機制等8大面向38項具體措施。
以科技驅動的金融創新,在過去10年裡占據了金融服務發展過程中最醒目的位置。新科技為金融機構帶來經營成本降低、顧客體驗提升的益處明顯可見。若我國以成為亞洲金融創新發展的中心為期許,那麼「環境」與「人才」就是攸關成敗的其中兩項關鍵要素。
台灣在經濟實力逐漸強大之後,金融業不僅僅是壯大自己,更肩負著推動台灣產業進步的重要任務,台灣已經成為全世界第二十一大經濟體。另外,財政部曾主導境外資金匯回專法引導資金實際匯回新台幣3,351億元,創造國內投資1,757億元,台灣應該如何應對這些資金,使經濟持續穩健成長,進而帶動民間部門參與公共建設量能,引導民間資金發展金融服務業及財富管理業務。在此穩健的發展基礎上,賴清德總統認為,金融業可以提升國內的投資標的,來消化金融業的資金,對於金融業務也應該要更進一步的鬆綁,來面對數位轉型、淨零轉型等各項未來挑戰。
為了下一個金融盛世早日到來,學界期待之餘提供建言給政府及民眾參考,其中,長期對台灣經濟社會觀察犀利的臺灣大學經濟系特聘教授林明仁,及耕耘金融科技場域許久的澳洲蒙納許大學法學院教授暨政治大學監理科技創新實驗室執行長臧正運,兩位從剖析總體經濟、對社會抱持普惠金融情懷,到直球對決式的鞭辟入裡,期待未來4年台灣在賴總統總舵手帶領下持續壯大!
銀行公會理事長雷仲達在今年4月曾說,銀行業向主管機關爭取金融營業稅稅率由5%降到2%,新任金管會主委彭金隆5月23日首次在立法院答詢時回應,金管會建議財政部酌予調降金融營業稅率,期望稅率調降至2%至3%,意味著銀行公會的訴求獲得金管會認可,只差財政部的回應了。
沙丘會隨風改變形狀,但沙漠永遠都在。」這是住在沙漠裡的貝都因女孩對牧羊男孩說的話。她想鼓勵他追求自己的夢想,因為只有像貝都因人一樣,才能在浩瀚的沙漠中找到綠洲、發掘生命力,創造奇蹟。
4月的杜拜已然是初夏季節,炙熱的陽光照耀在高聳氣派的高樓建築群,街頭到處顯得金光閃閃,這個位於波斯灣東南岸的黃金之都,很難想像40年前還只是個沒沒無聞、什麼都缺的小港口漁村,在「杜拜之父」拉希德(Rashid bin Saeed Al Maktoum)酋長自由開放政策下走出不一樣的路,克服沙漠困境,遠離中東戰亂,吸引國際投資人資金及專業人才持續進駐,一躍成為中東貿易樞紐及國際級金融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