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的超級寒流不僅凍傷了美國經濟,對在美國奮鬥的台商志豪(化名)來說,更是雪上加霜。志豪除了在當地銀行的貸款申請屢屢被拒,語言障礙和文化隔閡迫使創業之路更加艱難。惡劣的環境讓他一度感到絕望,但就在此刻,兆豐在美分行伸出了援手。從初期的專業建議到後期客製化融資規劃和金流管理,兆豐的全方位服務讓志豪重新燃起希望。
以科技驅動的金融創新,在過去10年裡占據了金融服務發展過程中最醒目的位置。新科技為金融機構帶來經營成本降低、顧客體驗提升的益處明顯可見。若我國以成為亞洲金融創新發展的中心為期許,那麼「環境」與「人才」就是攸關成敗的其中兩項關鍵要素。
台灣在經濟實力逐漸強大之後,金融業不僅僅是壯大自己,更肩負著推動台灣產業進步的重要任務,台灣已經成為全世界第二十一大經濟體。另外,財政部曾主導境外資金匯回專法引導資金實際匯回新台幣3,351億元,創造國內投資1,757億元,台灣應該如何應對這些資金,使經濟持續穩健成長,進而帶動民間部門參與公共建設量能,引導民間資金發展金融服務業及財富管理業務。在此穩健的發展基礎上,賴清德總統認為,金融業可以提升國內的投資標的,來消化金融業的資金,對於金融業務也應該要更進一步的鬆綁,來面對數位轉型、淨零轉型等各項未來挑戰。
財經內閣5月20日喜迎新氣象,由政大商學院副院長暨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教授彭金隆接掌金管會主委,在產學界人緣極佳的彭金隆,以腦袋靈活、善於溝通協調著稱,掌理資產達數十兆元的金融保險業後,如何領頭為產業興利、促動金融科技創新浪潮並協助政府阻擋詐騙,將金融業打造為台灣新一座護國神山,業界懷抱高度期待。
台灣金融研訓院在4月與5月分別與阿聯酋金融學院(Emirates of Institute, EIF)以及史瓦帝尼央行簽署合作備忘錄,顯示台灣金融人才國際化將有新的里程碑!未來若能與世界各國有更進一步的合作,也隱含著金融外交的意義。
近年來,金融監理機關積極推動政策,期能引導保險資金投入公共及社會福利事業,同時也回應業者反映,調整保險業及資產管理業法規,以冀資金能流向資本密集的內需產業,提高公共及社會福利事業的服務品質,並帶動相關產業發展。然而,站在保險業的立場,投資公共及社會福利事業時,所考量的決策關鍵,或可作為主管機關未來推動政策時可思考的方向。
國際資金流動下,銀行必須努力思考如何協助高資產客戶平衡風險與收益,為客戶從資產管理面引入風險與報酬較為折衷的財富管理商品。而具有平衡風險與報酬性質的「另類投資」(Alternative Investments),近來扮演著從資產管理(Asset Management)提供商品予財富管理(Wealth Management)的重要角色。
近期越來越多民眾將錢投入股市,高股息ETF申購更破千億,讓人驚覺台灣隱形富豪真的不少。對此,多家大型民營銀行的私人銀行部門早已重整旗鼓,瞄準資產上億、十幾億的高資產大戶,希望從外商手中搶下這塊大餅,為其規劃財富管理、資產傳承。究竟,這些高資產大戶在個人理財及資產傳承規劃上,又有哪些新面貌呢?
眾所周知,永續金融的複雜程度,無論對台灣或世界各國的銀行來說都相當棘手。監理機構、投資人、客戶和投資的永續金融目標各自不同。除了監理機構與客戶的意向以外,銀行還得處理影響力最大的利害關係人:那些能夠影響董事會的投資人,也就是股東。如果董事不維護股東的利益,就可能被解職,甚至會因違反董事義務而吃上官司。
4月10日,彰化銀行舉辦誓師大會,號召中部地區68位菁英行員擔任CoCo志工老師(取自零錢的台語諧音「摳摳」),宣誓為彰化銀行發軔之始的「彰化」投入志工服務,提供全區覆蓋的國小金融素養教育。是繼華南銀行之後,第二家加入「CSR金融共好公益計畫」的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