兆豐金控旗下有兆豐銀行、兆豐證券、兆豐投信、兆豐票券、兆豐創投、兆豐資產管理、兆豐產物保險等子公司,在外匯存款、進出口信用狀、聯貸、企業金融、授信放款等方面在台灣更是名列前茅, 一起來聽聽兆豐金控暨兆豐銀行總經理胡光華分享,兆豐是如何藉由整合集團的優勢,成功掌握企業主財管的關鍵鑰匙。
大學教育不只是做學術研究,面對國際情勢快速變化,培養傑出人才的能力也必須跟上國際趨勢,而財金科系更應大刀闊斧進行教育改革,對接FinTech、ESG,端出全方位思考,才有機會培養出頂尖人才。
面對瞬息萬變的金融環境,加上長久以來的學用落差問題,國內各大專院校金融系所須確實進行課程的調整或補強,邀請金融實務界的力量投入,協助同學們強化進入職場的競爭力,滿足新世代的金融職場需求。
金融業希望畢業生除了原先的本職學能外,也要擁有更多新技能,因數位轉型加上科技業跨足金融業,讓產品流程、服務提供等都有新需求,具備靈活性、開創性、前瞻性、未來性的人才將成為金融業積極網羅的對象。
歷經10年籌備與討論,適用「108課綱」的首屆高中生終於完成入學甄試,開展大學生活。這些新課綱世代花費了大量心力準備所謂的「學習歷程」,未來,在完成大學與研究所的學習後步入職場社會,能否真正落實新課綱「成就每一個孩子」的課綱願景?還是在不同遊戲規則中,又成為新一世代的教改白老鼠?
銀行業擴大對國際金融布局的執行計畫,已轉為深耕業務,其中的利器就是數位轉型。遠距工作與內部資訊雲端化,讓人力有效精簡,另一方面,供應鏈金融數位化,更容易整合銀行業務的專業及海內外據點的力量,滿足顧客需求。
因應政府重大政策,及美中貿易戰和新冠肺炎疫情等大環境因素,東協供應鏈的戰略地位大幅提升,國銀也從過去「西進」到現今積極進入「新南向」布局,跟隨台商腳步,掌握新商機。
ITDP自2009年開辦至今已14年,不僅廣受好評,更培養出約580位國際管理人才。多數學員結業後皆獲重用,肩負發展重責,調派至海外分行,為金融創新與國際化業務注入新能量。
人才是企業最重要的資產,是在全球競爭中勝出的關鍵,兆豐銀行不斷投入資源培育全方位人才,不僅扮演最挺海外台商的國銀,疫情來襲,對台商影響甚深,兆豐在雨天仍為客戶撐起傘,在危機中扮演台商重要後盾。
國際市場瞬息萬變,為經營環境帶來諸多不確定性,如何「打群架」、如何與業界夥伴互動非常重要,透過「金融高階主管儲訓計畫」與「國際化金融人才培育計畫」,讓傑出人士共聚一堂,攜手共創更好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