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逆境是創新之母,東南亞的犯罪組織對這個道理瞭若指掌。
金融機構持續強化防詐騙重點措施,公股、民營銀行攜手締造佳績, 全力協助民眾,成功守護民眾財產。
「防詐」須由政府、民眾、金融機構通力合作,才能構築完善、嚴密的防詐網絡,不斷精進防詐知識、科技,方可持續降低詐騙案件數量,避免被詐騙集團新招數所迷惑!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詐騙手法層出不窮,借鏡英國的作法,只有各方協同努力,進行足夠的把關及互相溝通,才有可能識破新型詐騙手法。教育、嚴刑峻法、對相關人課以責任,又或者是個人自由的降低,都可能是解決金融詐騙的方案。
執法單位的犯罪打擊能量很多都已捉襟見肘,更何況政府處理詐騙,包括評估、檢測、調查和執法、事後審查以及恢復原狀等,操作下來成本很高,甚至超過詐騙本身的直接經濟損失,可說是矛與盾的戰爭。
金融詐騙已成為台灣社會的一大挑戰,它破壞人們對金融體系的信任,削弱經濟的穩定性。可憐的受害者不僅失去了積蓄房產,還可能面臨家庭和人際關係破碎。不僅如此,金融詐騙更破壞市場信任,阻礙企業的發展和創新。這項社會安定威脅,真的需要各界一起嚴肅面對,攜手打擊。
新科立委吳欣盈認為,台灣的年輕人金融風險抵抗力和金融素養不足,她現在身為立委,期待能推動利用課程或者是金融工具的輔助政策,提升年輕世代的金融抵抗力。
Z世代是網路原生代,接受資訊更快速廣泛,立委林楚茵提醒,年輕人太相信網路上不負責任的理財觀點,容易身陷投資風險。加上先買後付觀念盛行,如何避免過度消費,應從理財教育面著手,導正觀念,建立屬於年輕世代的金融科普教育。
有別於崇拜偶像,Z世代更願意支持KOL與社群領導者,這有好有壞,令人擔憂的是KOL沒有正確的財經知識,怕誤導年輕人,引導年輕人邁向更好未來的責任重大!
「與世無爭」的北韓正在偷竊加密貨幣,藉此購買非法軍火以及籌募急需的外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