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科立委吳欣盈認為,台灣的年輕人金融風險抵抗力和金融素養不足,她現在身為立委,期待能推動利用課程或者是金融工具的輔助政策,提升年輕世代的金融抵抗力。
Z世代是網路原生代,接受資訊更快速廣泛,立委林楚茵提醒,年輕人太相信網路上不負責任的理財觀點,容易身陷投資風險。加上先買後付觀念盛行,如何避免過度消費,應從理財教育面著手,導正觀念,建立屬於年輕世代的金融科普教育。
有別於崇拜偶像,Z世代更願意支持KOL與社群領導者,這有好有壞,令人擔憂的是KOL沒有正確的財經知識,怕誤導年輕人,引導年輕人邁向更好未來的責任重大!
COVID-19爆發之後,人們都發現了實體供應鏈對整體戰略規劃的重要性。如今軟體業也開始注意這件事。
「與世無爭」的北韓正在偷竊加密貨幣,藉此購買非法軍火以及籌募急需的外匯。
近來國人遭詐騙拐賣至柬埔寨及其他東南亞國家的新聞頻傳,引起各界對於台灣涉及人口販運犯罪及相關洗錢風險的高度關切。人口販運是否已成為新型態的重大犯罪或洗錢類型?值得金融業與公私部門留意。
台灣金融研訓院特舉辦「芬恩特碰撞沙龍交流會」,本次聚焦數位原住民的金融消費模式,隨著數位原住民逐漸成為消費主力,金融產業也得與時俱進,開發新的數位產品與服務,才能獲得青睞。
詐騙手法層出不窮,根據金管會統計,從2021年到2022年6月30日止,銀行已從臨櫃攔阻7,525件「疑似詐騙匯款」,金額高達約新台幣35億元。為了防堵,金管會三管齊下抗詐,民眾對詐騙識別能力也需要同步提升。
在網路剛興起的時代,一群手段充滿創意、重視社會正義的人,花自己的空閒時間去解決線上的各種漏洞。其中一群人,後來還協助建立了如今的資安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