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G永續議題成為各方關注焦點,相關準則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各機構學說紛紛出籠,大有百家爭鳴之勢。在一段時間合縱連橫後,整個ESG生態圈的準則逐漸發展出主旋律,若能掌握ESG重點項目與發展趨勢,更能事半功倍。
離岸風電需要多元籌資管道,而金融資產證券化應是可行的解決之道。離岸風電專案融資授信期間長,站在資金活化角度,金融資產證券化可以活絡與釋出銀行現有的債權,並將資金轉而提供支持第三階段區塊開發離岸風電的籌資。
金融機構在規劃永續金融商品時,無論發行永續連結債券/貸款、綠色債券、氣候債券或綠色抵押房屋貸款商品,綠色金融商品的碳管理資訊公開透明,絕對是金融商品能否取得市場投資者信任的關鍵要點。
王道銀行在策略上和一般銀行走著不同的路。從簽署PCAF、導入TCFD、推低碳生活卡,都在實現「用商業力量做好事」的理念。董座駱怡君認為要將減碳、ESG思維運用在業務上,發揮拋磚引玉效果。
中國信託金控總經理陳佳文表示,中國信託金控很早就意識到金融業對於環境的永續發展責無旁貸,規劃以「自身營運的節能減碳與綠能布局」、「以科學基礎減量方法學落實財務碳排放量的盤點、減量、揭露與議合」及「發展永續商業策略,提供完善的綠色金融商品及服務」,期許透過綠色金融的實踐,達到2050淨零目標。
氣候變遷已為全球人類帶來嚴重生存危機,今年歐美各國更面臨歷史性的大旱,水資源基建缺乏的問題更影響人類未來用水的安全及穩定。飲水要思源,該如何開源節流來珍惜與安全、糧食和能源相關的水資源經濟,已成為迫切課題。
台灣資金充沛,若有投資平台讓機構及民間資金導入基礎建設,強化台灣在綠能、長照、數位等產業,不僅將使生活環境向上提升,還可達到吸收過多游資、資助財政、建設台灣的三贏局面!
為了對抗氣候變遷及溫室效應,金管會宣布,選出國內5家金控,組成永續金融先行者聯盟,包含元大金控、中信金控、玉山金控、第一金控及國泰金控,並簽署承諾宣言,為國家及產業淨零轉型增添動力。
信託業推動信託2.0計畫評鑑頒獎典禮盛大舉行,金管會主委黃天牧表示,多元化信託的推動已擴散到越來越多的銀行,並表示「ESG的表現和財務報酬是正相關的」,企業追尋存在的目的與獲利可以相輔相成,與時俱進。
泛公股銀行不同於純民股金融機構以股東獲利極大化為目標,在追求獲利過程中,需要兼顧公共利益的發展與金融穩定性,積極在金融業務上達成公共利益發展,例如綠色金融、高齡信託金融等服務,同時又能有良好獲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