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緣衝突頻仍,應將資金朝利他自利與ESG績優的資產組合調整,嚴守未來成長題材須以資產價值內涵為基礎,如此風險與報酬將能維持合理的平衡,壓力測試下變動的時機將浮現絕佳契機。今年以來,全球經濟與金融市場一直籠罩著四大干擾因素:(1)Omicron快速蔓延造成全球部分地區供應鏈恢復仍遇波折;(2)美國聯準會(Fed)因應通膨將利率政策明顯轉鷹而採加速升息;(3)2月底以來,俄烏戰爭造成油、氣、金屬、農產品等大宗物資供給失衡,引發進一步物價上漲與部分產業斷鏈;(4)4月以來中國大陸長三角、珠三角,乃至其他地區疫情擴散,引發
由2021年下半年開始,西方與亞洲大型央行之間的貨幣政策分歧越發擴大,歐美國家央行升息緊縮貨幣供給,發展至今,中國和日本央行很難不追隨跟進。各國央行須思考如何協調政策,否則利率飆漲,加重的利息支出恐加深後疫情時代經濟復甦的不確定性。通貨膨脹持續攀高,歐洲超過7%,美國2022年2月更超過8%,歐元區達到5.1%,英國則為5.5%,寫下1980年代初期能源危機以來的最高紀錄,造成民怨四起。在就業整體稍有好轉的情況下,市場已有共識,美國聯邦儲備理事會的公開市場操作委員會(Federal Open Market Comm
升息利多加持下,銀行業可以放大格局,放手投入資源及人力推動數位、永續、國際轉型定位的大戰略調整。十年來首度升息正代表蓄積能量,積極創造一個正向「策略轉折點」的絕佳扭轉契機。我國央行自2010年第2季到2011年第2季啟動一波2.5碼升息循環之後,2015年第2季到2016年第2季因國內經濟景氣趨緩再回降2碼,這幾年存放利差逐漸縮小,銀行業資產報酬率(ROA)及股東權益報酬率(ROE)也偏低〔圖1〕,然而國內企業穩健經營,加上銀行嚴格控管資金風險,企業逾放比頻創歷史新低,資本適足率也逐年上升〔圖2〕,資產規模擴大但品
疫情翻轉了世界的面貌,全球通膨形勢不斷惡化,且供給短缺與物流瓶頸,已在全球供應鏈留下持久性的改變,而世界經濟未來亦不會完全回復舊日樣貌,將建立一個新的常態。
在世界經濟、貨幣和金融體系中發揮關鍵作用的已發展經濟體,其政府負債正經歷前所未有的成長。若再不加以控制,一旦發生主權違約,其後果將較發展中國家更不堪設想。
近來美國民眾感受到物價上漲,即使如熱狗這樣的平民食物,價格也以兩位數的百分比增長。美國國內生產線重啟緩慢,加上全球供應鏈重組,對部分產品,如二手車、房地產、家具和食品等,有更高的需求,導致當前物價飛漲。進入2021年以來,美國國內的通貨膨脹蠢蠢欲動,為1980年代初能源危機後,40年來所僅見。〔圖1〕顯示,過去60多年的消費者物價上漲率,大致與景氣循環呈反方向。在景氣衰退時(灰色部分),通貨膨脹較低,甚至呈現通貨緊縮(例如2008年金融海嘯時期)。近半年來,美國民眾感受到物價上漲,即使如熱狗這樣的平民食物,價格也以
以房養老自2014年開辦後,對許多擁有房地產卻缺少現金的民眾,多了一個新選項。且不少銀行將以房養老結合信託,或是推出「留房養老、以租養老」,讓房子的功用得以發揮到最大,更能符合民眾實際退休需求。我國在2018年老年人口占總人口比率超過14%,進入高齡社會,預計2025年將邁入超高齡社會。因應高齡化社會的金融需求,金管會積極鼓勵金融機構開發及提供符合高齡者需求的商品及服務,提供高齡者生活所需資金,增進退休生活保障,其中就是鼓勵銀行提供以房養老貸款服務,可以在既有社會保險及社會救助體系外,成為年長者生活經濟保障之一。以
不論是以房養老、留房養老,皆為國內銀行開發出的產品,適合不同需求的銀髮族,也讓年長者有更多選項。高齡者應善用手中不動產來規劃未來生活,不僅可活化不動產,且能創造穩定的現金流,讓退休生活過得更幸福與安心。高齡化社會來臨,銀髮族退休生活財務規劃越顯重要。銀行看準銀髮族養老信託商機,並響應金管會「信託2.0」計畫,安養信託商品越來越多元,除了自用住宅的「以房養老」結合信託外,近來也推出非自用住宅的「留房養老」、「以租養老」等,供銀髮族作為信託資金來源的新選擇,讓持有房屋者不必把房子抵押給銀行,也能透過收取的租金,作為安養
以房養老制度在美、英等國行之有年,台灣則鎖定60至65歲的有屋銀髮族,為了有更好的推動機制,必須由國家設立信保機制分攤銀行風險,降低銀行房價跌價損失風險,銀行才願意拉高貸款成數,對銀髮族更有幫助。「你想當個上流老人嗎?」台灣少子化、高齡化的趨勢難以逆轉,預估2025年台灣會進入超高齡社會,每5人有1位是65歲以上老人,然而低利率、通膨、長壽等多種風險增加的情況下,會讓人們擔憂「退休後的生活費到底夠不夠用?」若能將資產轉換成「流動」的現金流,「以房養老」確實是銀行可力推的好商品。美國》逆向抵押貸款需求增強儘管美國有社
聯準會推出寬鬆政策,是為了撫平疫情所造成的經濟衰退,當美國經濟重回復甦軌道,QE退場也是必然。聯準會必須雙管齊下,先讓市場建立對QE退場的正面預期,其次,在適當時間讓退場透明化,確保經濟復甦成果。2021年,是美國放棄美元釘住黃金的金本位制度「50周年紀念」,建立在1944年的布列頓森林協議,在二次戰後主導了全球的經濟金融秩序,到了上個世紀的60年代,全世界的經濟雖然持續擴張、股市享受長期的榮景,但是美元貶值壓力沉重,多次衝擊之後的1971年8月15日,當時美國總統尼克森發出歷史性的決策,「暫停」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