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投資者週活動由IOSCO主導策劃,舉辦一系列活動與研討會,今年更揭櫫台灣房地產、金融產業的未來趨勢,藉此提升金融從業人員的財經素養,並加強投資者的教育及保護意識。
台灣資金充沛,若有投資平台讓機構及民間資金導入基礎建設,強化台灣在綠能、長照、數位等產業,不僅將使生活環境向上提升,還可達到吸收過多游資、資助財政、建設台灣的三贏局面!
巴菲特曾說,「與其預測風雨,不如打造諾亞方舟」,對於想要進場,但是不知道何時是適當時機的投資人,定期定額投資就像諾亞方舟,無論市場怎麼震盪,在波動中持續前行,等待時間累計所帶來的複利效果。
隨著美、台啟動升息循環,金融業有機會迎接升息大利多,獲利可望隨之挹注,在升息創造有利機會下,也讓金融業更積極推動升級,如數位轉型、放款結構調整、擴大財富管理規模,以及ESG永續商機。美、台啟動升息循環,使長期以來身困低利差的銀行業、利差損的壽險業,終於取得獲利增長的反攻機會,而金融業也將持續轉型,希望帶動體質脫胎換骨,站穩未來發展的良好契機。華南銀行總經理張振芳指出,當前地緣政治風險、全球央行對貨幣加速緊縮氛圍、美國聯準會與我國央行陸續祭出升息政策,華銀面對變動,將靈活機動調整業務操作策略及持續強化韌性審慎因應外,
未來2至3年短線確立的是通膨加溫、升息循環、地緣政治風險、供應鏈重組;長線則是人口老化持續、ESG議題受重視、科技創新與基礎建設投資都會加快,投資心有定見,短線布局時也要掌握長線的趨勢。2022年注定是全球金融市場動盪的一年。新冠疫情正式進入第3年,對全球經濟負面影響已慢慢浮現,防疫措施及費用造成生產及運輸成本大幅提高,並推動最終商品價格節節攀高。2020年12月美國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率為1.30%,到2021年6月時年增率已達到5.34%。2021年下半年,俄烏衝突越演越烈,並更進一步進入戰爭狀態,導致油價與農產
ESG成企業顯學,台灣金融研訓院首度攜手英國在台辦事處,合作舉辦「台英永續金融培訓合作倡議-2022永續金融專業人才培訓計畫」,特聘英國牛津大學、英國內閣顧問當師資,財政部也將全力支持。氣候議題儼然成為ESG投資趨勢。國際投資人與機構對企業在ESG議題上採取行動的要求與期待日趨嚴格,就連台灣也不例外。在台灣,許多上市公司受到政府ESG規範、客戶及投資人對降低碳排量的要求,公開承諾實施以氣候為重點的目標。但散戶和機構投資人需要有相對應的工具,才能評估投資的企業是否有兌現承諾。因此,國際知名指數編製公司明晟(MSCI)
生活物價持續隨著俄烏區域戰爭風險和肺炎疫情後期的供應鏈混亂升高,投資人更關注3月聯準會升息和相關縮表之進程,面對金融市場的不確定性,政策制定者與投資人更需要仔細思考並規劃未來資源配置方向。
詐騙手法日新月異,犯罪者利用民眾資訊不對稱的弱勢,以虛假訊息來訛詐民眾錢財。國人須具備金融防詐知識,隨時提高警覺,才能有效防詐。
近年在主管機關宣導及政策推動下,大眾越來越有投資理財的概念,尤其是定期定額、盤中零股新制等交易制度的推動,讓小額投資人有更多機會參與資本市場投資及利得,對於台股參與注入新活水。
雖然Z世代才剛開始工作賺錢,卻是未來10至15年消費與投資主要生力軍,這群人樂於小額投資,為草創階段的新創公司提供資金,換取未來股權的一小部分。若公司日後營運蒸蒸日上,這筆小額創投將可為天使投資新手帶來可觀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