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這個世界,近的日子遠了,遠的日子近了。2022年2月,俄羅斯突然發動對烏克蘭的全面入侵,讓疫情接近尾聲的國際社會一下子群情激憤,制裁浪潮一波接著一波,所有人都認為俄羅斯經濟即將邁入深淵。大家肯定記得彼時,俄羅斯的海外資產被凍結、國際金融系統的聯繫被切斷,連能源出口都被刻意針對。西方媒體對制裁效果更是通篇充斥著癱瘓、衰敗以及一蹶不振等等負面形容詞。如今,30多個月過去了,烏俄戰爭的對峙不見緩和,但奇怪的是,俄羅斯經濟不但沒有癱瘓,還在繼續保持著增長。國際貨幣基金(IMF)甚至預測俄羅斯今年的經濟增長率將達到3.2
以伊戰爭表面熄火,全球金融市場有驚無險。但地緣政治與油價連動日益緊密,對金融市場而言,更應警惕這種看似受控卻隨時可能失控的「黑天鵝」事件。
2025年歐股漲勢驚人,德國領漲遠超美股。此現象源於歐洲央行降息與德國財政擴張,帶動軍工、基建投資。國際資金無視市場雜訊,以鈔票判斷流向低風險高報酬的歐洲,預示全球資金流動與金融秩序正重新洗牌。
AI已深入金融業,資安風險出現例如模型偏誤、資料污染、深偽詐騙、詐騙攻擊等新型態模式,已實質威脅金融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