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藍色金融世紀

由海洋創新邁向永續發展

111.2台灣銀行家第146期撰文:黃俊揚

海洋除了能調節氣候,更為人類提供了巨大的經濟利益。近年來「藍色金融」越受矚目,它是為實現並永續藍色經濟籌措資金的一種方式,其目的在於投資兼顧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的海洋相關產業,促進海洋資源永續開發。

洋是地球上所有生物中最大的生態系統,除了能調節氣候,更為人類提供了巨大的經濟利益。2016年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提出的「2030年藍色經濟願景」,指出直接或間接使用海洋資源的經濟活動,如漁業、水產養殖、沿海旅遊、再生能源、海上運輸和港口(其商品和服務每年產值可達約3兆美元),並提供4億個工作機會。近年來「藍色金融」益受矚目,成為實現永續藍色經濟籌措資金的一種方式,其目的在投資兼顧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的海洋相關產業,促進海洋資源永續開發。

概念源於綠色金融、範圍更廣

藍色金融通常由政府、銀行、民營企業及非政府組織主導,其概念源於綠色金融,但範圍更廣,除綠色金融原則中的氣候變遷調適措施、再生能源、環保建築及交通、生物多樣性及溫室氣體排放之外,更著重於海洋漁業或觀光範疇,並強調各組織的連結、科學證據主導以及創造影響力。綠色金融已由《綠色債券原則》和《綠色放貸原則》應用於各個領域,市場也穩定成長。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和金融倡議(UNEP FI)在促進海洋部門的可持續金融方面,於2018年與歐洲投資銀行(EIB)與歐盟委員會、世界自然基金會(WWF)等一起公布了《永續藍色經濟金融準則》(Sustainable Blue Economy Finance Principles),由世界銀行、聯合國可持續保險原則(PSI)、英國、法國、美國等國的金融機構和非政府組織簽署。隨著歐洲開始的趨勢,跨國開發銀行(MDBs)也為海洋提出相關支援計畫,世界銀行(WB)主導成立PROBLUE,用於支持漁業和相關產業,也協助提供資金防治海洋污染,以實現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的第14項「保護豐富的海洋」。

跨國及跨組織連結必要性

2018年10月,位於印度洋上的島國塞席爾(Seychelles)共和國政府為在世界銀行及全球環境基金(GEF)協助擔保下,發行了1,500萬美元的主權藍色債券,投入海洋保護和永續漁業。雖然金額不高,但開啟了重要示範效果。隔年,亞洲開發銀行(ADB)也宣布將於2019至2024年投入50億美元推動亞太地區的健康海洋,減少海洋塑膠垃圾及發展藍色經濟計畫。時至2021年,中美洲開發銀行(IDB)、斐濟等國也正積極準備藍色債券發行計畫。在這些重大宣示中,藍色金融的概念也正逐漸實現,如非營利組織大自然保護協會(TNC)已經宣布計畫通過為20個島嶼國家發行債務――環境互換,投入海洋保護區(Marine Protection Area)的管理。

亞太經濟合作組織(APEC)在2019年12月,於商業和私部門參與海洋永續發展會議上提出建議,必須建立一個新的公私合作(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框架以保護海洋環境和永續開發海洋能源,並鼓勵私營部門為海洋部門提供資金。2020年4月,由海洋領域的世界領導者組成的「海洋行動之友」(Friends of Ocean)出版的《海洋金融手冊》(Ocean Finance Handbook),對海洋領域的資本和投資進行詳細分類說明。雖然跨國開發銀行及官方不斷加強對海洋部門的投資意向,但在民間產業部門的資金籌措方面仍較為緩慢。即使跨國開發銀行已畫出了藍色金融大餅,但已開發國家或甫進入高所得行列的小島型開發中國家,如帛琉等國都無法有效利用。也印證了藍色金融原則提到的跨國及跨連結的必要性,並透過研究機構會同海洋產業、金融界共同研議出更為可行的藍色金融發展模式。

投入大規模基礎科學研究與資金

相較於綠色金融原則,海洋中的資源控管及監理比在陸地上更為困難,特別是海洋塑膠微粒、溫室氣體排放減量、離岸風電等海洋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等,都需要大規模的基礎科學研究以及船舶器材等資源投入。即使藍色金融準則已公布數年,但由於相關海洋產業籌資計畫,例如2018年航運巨擘日本郵船(NYK)為用於投資環保型船舶,或是2020年丹麥沃旭(Ør sted)於台灣離岸風電等方面的籌資,仍是以發行綠色債券為主。藍色金融若要成為推動可持續海洋資源管理的決策和政策的重要模式時,亟需建立兼具可信、一致和廣泛的財經量化方法論以作為金融投資標的。

日本及台灣同屬海洋國家,皆具有強大的科技研發力量、蓬勃的漁業及航運產業發展、學術機構人才培育、大學社會責任推動以及成熟的金融市場,特別是台日間產業及環境的高度互補,都為共同發展藍色金融提供了極佳的沃土。海洋資源的管理與保護範圍極廣並牽涉跨領域及跨政府,加強利益相關者的合作,在投資者、私營部門、政府和學術機構之間建立對話平台也十分重要。

未來推動「碳中和社會」(Carbon Netzero Society)將溫室氣體減量的具體承諾中,如何將占有全球80%以上貨物貿易的貨輪機組改進研發、擴展離岸風電,甚至實現氫能社會,都有賴各地產官學以創新科技持續喚起保護海洋的社會參與,提出具有經濟永續(Economic Sustainability)及可融資(Bankable)的解決方案,逐步實踐及推動藍色金融、實踐海洋資源及環境的永續發展。(本文作者為笹川和平財團海洋政策研究所研究員、Blue Impact Finance專案經理
 

延伸閱讀

APABI組織將於5月訪台
107.4台灣銀行家第100期
解讀社會住宅
107.4台灣銀行家第100期
「青年創業論壇」聚焦青創未來
107.5台灣銀行家第101期
台灣正式邁入高齡社會
107.5台灣銀行家第101期
恭喜!
獲得積分+
本期精選文章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