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在歷經2年的高壓緊縮信用下,降息確實對經濟及市場都有暫喘口氣的作用,避免造成景氣衰退風險,但有無升息太少引發的通膨復燃風險,遂成聯準會最後能否師出有名的觀察重點。美國自2022年3月,展開21碼的暴力升息以來,已近2年。期間,殖利率曲線倒掛伴隨烏俄戰事與矽谷銀行倒閉,加上從任性到韌性的通膨魔獸侵噬,著實引發金融市場的大幅震盪,景氣軟硬著陸的爭論更顯百家爭鳴。時至今日,節奏真來到「想和你看4月的通膨/5月就業/再一起許6月的降息/7月新頁」的寬鬆旋律嗎?r-star:尋找利率界的北極星既要「上架」降息,意味美國目
美國聯準會示警失業率與通膨夾擊,其他國家則擔心經濟衰退。台灣金控集團海外曝險總金額也創下歷史新高,金融業有必要再提高危機意識。
私募基金正逐步取代傳統資本市場,成為全球長期資金運作的核心平台。美國穩居全球最大私募市場地位,吸納亞洲資金積極參與。
雖大型金融併購案停滯,但中小型銀行及財富管理領域的併購活動反而呈現活躍復甦態勢。小型銀行併購為求生存,財富管理領域則受惠於龐大的財富轉移潮和穩定的現金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