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實施的對等關稅政策將於7月到期,加上中東局勢瞬息萬變,牽動關稅、通膨與利率之間的連鎖反應。市場對通膨的預期也受到油價、租金與工資增長的驅動,這些錯綜複雜的因素相互交織,使得下半年的金融市場動態更值得密切關注。
AI從生成式所扮演見多識廣的顧問,逐漸進化為代理式的智慧行動體,並持續優化成為人類的工作夥伴與智能生產體,甚至可能誕生由AI完全主導的「零人力企業」,人們未來的生活將遍布這些「未來物種」。
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在911恐怖攻擊時幸運逃過一劫。他在廢墟重建中培養戰鬥力與韌性,如今接掌川普政府操控技術與貿易的「前線司令部」,是美中科技角力、地緣政治競爭中的強硬派推手。
次級市場因關稅及貿易戰動盪之際,初級市場逆勢崛起,數兆資金湧入私募股權。這波由金融創新主導、瞄準散戶的「民主化」實驗,正將初級市場推向無法預測的風險邊緣。
歐洲央行與成員國之間的貨幣、財政政策多頭馬車。為應對此分歧難題,歐盟啟動的《穩定與成長公約》改革,兼顧財政紀律與各國的政策推動,象徵治理思維的轉型。
各國積極將穩定幣推向金融核心,台灣金管會也已審慎開放。然而,當國際巨頭搶先布局底層區塊鏈清算與AI風控技術,台灣金融業若僅聚焦發行,恐錯失數位金融時代的制高點。
面對層出不窮的舞弊手法,現行機制對「特定舞弊風險」評估與監控仍顯不足。銀行亟需將舞弊風險納入日常管理與內部稽核,才能有效遏止損失與信任危機。
貝森特,川普第二任期的財政部長,與川普的性格南轅北轍。在美國財政與貿易雙赤字之時,貝森特正被險峻的局勢推上歷史舞台。
川普的中東行不僅促成油價走低、降低關稅衝擊,還媒合AI企業開拓中東市場,最重點則在於拉攏中東牽制中國,洗去習近平的在地影響力。從地緣經濟連結到地緣政治,川普這趟中東行的外溢效應,還可望擴大台灣的國際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