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猶新,2023、2024年的美國股市一飛沖天,一批批估值高得匪夷所思的科技巨頭橫空出世,所謂的FAANG更是成為所有資金追逐的對象,川普勝選後,更是讓投資人不計成本的瘋狂追高,美股漲幅超過3成,比特幣價格幾乎衝破10萬美元,一個大家最熟悉的解釋是,美國的科技創新讓年輕人更容易進入市場,再搭配川普執政的兩個超級推銷員:人工智慧的NVIDIA黃仁勳和電動車的馬斯克(Ellon Musk),讓美國繁榮達到了一個最好的展現。這兩家公司不但是Big7成員,也讓S&P500市值過度集中Big7的問題浮現。接著,我們看見一大
全球化在WTO成立不到30年便面臨破碎。如張忠謀所言,全球化已死,反映出中國崛起帶來的政治競爭,已將金融市場推向金融武器化的新戰場,對經濟自由無疑是巨大諷刺。
IMF指出當前全球金融市場正面臨「資產價格高估」、「非銀行金融槓桿高」與「主權債務負擔重」的三重挑戰。在經濟擴張與科技創新的繁榮表象之下,金融體系的脆弱程度反而令人擔憂。
各國積極將穩定幣推向金融核心,台灣金管會也已審慎開放。然而,當國際巨頭搶先布局底層區塊鏈清算與AI風控技術,台灣金融業若僅聚焦發行,恐錯失數位金融時代的制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