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upio提供的廣告
首頁
關於銀行家
編輯團隊
首頁
登入
註冊
EN
總編的話
各期雜誌
焦點主題
名家觀點
封面故事
特別企劃
最新文章
Banker's Digest
熱門影音
填問卷抽好禮
我要訂閱
問卷調查
填問卷抽好禮
得獎名單
會員中心
購物車
訂單查詢
網站相關
關於銀行家
編輯團隊
我要訂閱
廣告代理
廣告價目表下載
台灣銀行家徵稿
我要訂閱
搜尋
登入
/
註冊
購物車
訂單查詢
切換帳戶
曾齡誼
會員
曾齡誼
訪客
登出
EN
本期精選文章免費閱讀
名家觀點
首頁
焦點主題
名家觀點
內容
陳南光觀點一》走走停停的貨幣政策 易落入停滯性通膨的陷阱
特別企劃
國內金融
通貨膨脹
貨幣政策
名家觀點
112.2台灣銀行家第158期
撰文:陳南光(臺灣大學經濟系教授、中央銀行副總裁)
本文內容謹代表個人意見,與服務單位無關,如有錯誤,亦概由作者負責。當前許多央行面對本國的通膨情勢以及其他國家的升息幅度,在貨幣緊縮路徑上,需要考量升息的速度和幅度,以及將政策利率保持在高點或終點利率多長時間。央行決定貨幣緊縮要「多快、多高與多長」的取捨時,可從歷史經驗中尋求指引。台灣時間2022年12月15日清晨美國聯準會宣布FOMC決議,從之前每次升息0.75%(3碼),改為升0.5%(2碼),聯邦資金目標利率達4.25至4.5%區間,並聲明將持續提高利率,緊縮貨幣政策的立場將維持一段時間。過去幾個月以來,金融市
文章未完...
您無文章閱讀權限
加入會員可參加填問卷抽好禮,
購買VIP會員可享所有文章無限暢讀。
訪客免費閱讀文章
登入
購買VIP
延伸閱讀
貨幣洪流、資產通膨、貧富不均、超低利率 迎接大印鈔時代的「五大突變」
109.8台灣銀行家第128期
五張圖看懂夏日股市狂歡
109.8台灣銀行家第128期
中國磁吸效應 新惠台政策發力
107.4台灣銀行家第100期
美徵鋼鐵進口關稅 公平貿易大戰方興未艾
107.4台灣銀行家第100期
熱門文章
總論篇》台灣資金大盤點
總論篇》關於碳權 你應該知道的二三事
照護現場篇》併購+REITs 擴營業規模、優化經營
國際觀察篇》日本信託歷史逾百年值得台灣借鏡
商機篇》穩健投資並為高齡未來做足準備
雙贏篇》 引導超額儲蓄投入新基建 創造雙贏
挑戰篇》新全球化下的金融風險
金融業成為政治性網攻新目標
「無意義工作」將被終結?
銀行業篇》銀行資金去化方式面臨轉型
意見回饋
×
投書內容:
單篇文章
×
從單篇訂購額度扣除
從積分文章額度中扣除
請選擇登入身份
關鍵字搜尋限VIP會員使用
精選
編輯手札
熱門影音
名家觀點
財經都卜勒
封面故事
特別企劃
國際金融
國內金融
焦點新聞
特別報導
金融保險
金融創新
金融法遵
金融人才
綠色金融
農業金融
永續經營
ESG
普惠金融
新書快訊
人生美學
總體經濟
長照
都更
文創
信託
投資
COVID-19
Fintech
金融科技
數位科技
人工智慧
純網銀
通貨膨脹
氣候變遷
虛擬貨幣
數位貨幣
公司治理
法令遵循
風險管理
財富管理
高齡信託
資訊安全
防詐騙
金融風暴
元宇宙
金融科普
貨幣政策
金融監理
奇哥談金融
恭喜!
獲得積分
+
訪客登入
我同意銀行家雜誌網站保存我輸入的資料,下次以相同瀏覽器進入網站時無須重複登入
請選擇登入身份
會員登入
訪客登入
本期精選文章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