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萬,是全台移工數量,他們最長可在台灣打拚14年,台灣幾乎已成為他們第二個家鄉,但這群移工卻有不小金融痛點。受限外籍身分和文化語言差異,加上又需長時間待在工作場域,若有金融需求,難以在銀行營業時間辦理,普遍透過私人地下管道解決,恐有受騙風險。為了滿足移工的金融需求,永豐銀行零售金融處經理林曄聖指出,早在2013年,永豐就親赴廠區,為薪轉企業戶的外籍員工提供薪轉貸款服務,最多可預支6至10個月的家用金匯款,以一次性大額匯款取代每月小額匯款,省去頻繁支付跨境手續費。2018年,永豐更擴大薪轉貸款的服務對象,只要是取得
印度政府先後推出「數位印度」及「廢鈔行動」政策,線上支付已超過3億個用戶。
普惠金融為新住民撐起一片天。
「我好不容易存了一筆錢想要匯回家鄉,沒想到遇上詐騙集團,」來自菲律賓的照護移工Ani傷心地說道,過往這樣的案例可能在角落發生,主要是詐騙集團再進化,將目標轉向收購外籍移工帳戶。事實上,移工因語言與文化隔閡,對台灣金融系統缺乏了解,更容易成為詐騙目標。政府或者金融機構推動普惠金融,應納入移工這塊,不論是防詐騙宣導、匯款教學與儲蓄規劃,讓移工知道合法的金融知識,有效管理資金,避免因資訊不對稱而受騙,而金融機構也可開拓移工的金融商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