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應數位「快金融」的挑戰,加上疫情對產業的衝擊、烏俄戰事引發通膨加劇,讓美國聯準會等主要央行持續升息,進而衍生出美國矽谷銀行(Silicon Valley Bank)、瑞士信貸財務危機等事件,面對市場瞬息萬變,金融業的管理模式與危機處理能力,以及變動環境中保有韌性成為重要課題。3月起,包括矽谷銀行(SVB)、標誌銀行(Signature Bank)等美國中小型銀行業不堪擠兌接連倒閉,後續則有瑞士信貸因財務危機而遭瑞銀併購,該銀行所發行的AT1債券也遭註銷,其他像是黑石集團發生違約、德意志銀行股價暴跌及信用違約交換(
新加坡資產管理規模達4.1兆美元,已超車香港,成為亞洲資產管理霸主。台灣如何能借鏡,發掘在地優勢,爭取國內外高資產人士的資金配置與認同?
透過家族辦公室稅務優惠、私募資產多元化,積極布局加密資產,借鏡星國經驗,臺灣致力於打造一個具備自身特色的財富管理生態系,吸引全球資金駐留。
金管會力拚成立亞洲資產管理中心週年,最近一項針對金融界人士的調查,打出整體80分的肯定,政策方向初步獲得多數支持。但仍存在政策穩定性與溝通、人才專業提升及監理法規進一步鬆綁等難關,有待克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