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過了一半,下半年即將展開,金融市場將看到四大風險,分別是川普關稅、伊朗、油價,與聯準會(Fed)的誤判。這是因為聯準會的利率決策風險,主要在於通膨的前景,而這又會受到川普關稅、伊朗戰爭停火後續情況,與油價不確定性的影響。關稅本身一度被華爾街認為是手段,是談判工具,但是4月2號的對等關稅一公布,大出華爾街的意料,讓華爾街發現,原來川普的關稅本身也是目的,而不只是談判的工具。簡單整理一下,關稅有以下五大目的:保護特定產業(例如鋼鐵、汽車、晶片與藥品,因為這些都算是戰略物資產業,一旦戰爭爆發再想進口會來不及)、
以伊戰爭表面熄火,全球金融市場有驚無險。但地緣政治與油價連動日益緊密,對金融市場而言,更應警惕這種看似受控卻隨時可能失控的「黑天鵝」事件。
2025年歐股漲勢驚人,德國領漲遠超美股。此現象源於歐洲央行降息與德國財政擴張,帶動軍工、基建投資。國際資金無視市場雜訊,以鈔票判斷流向低風險高報酬的歐洲,預示全球資金流動與金融秩序正重新洗牌。
AI已深入金融業,資安風險出現例如模型偏誤、資料污染、深偽詐騙、詐騙攻擊等新型態模式,已實質威脅金融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