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國際貨幣基金(IMF)發布最新一期《全球金融穩定報告》,直指當前全球金融市場正面臨「金融資產價格高估」、「非銀行金融機構(NBFIs)槓桿偏高」與「主權債務負擔沉重」的三重挑戰。報告指出,當前全球多數主要股市與公司債券市場的價格依然偏高。以美國標普500指數為例,其本益比自2023年以來即持續高於歷史平均值。這樣的情況之所以值得關注,是因為當資產價格遠高於其基本面價值時,市場對負面消息的敏感性將顯著升高,導致潛在的修正幅度與速度可能遠超預期。更為可慮的是,當前市場訂價似乎越來越依賴政策預期與地緣政治
以伊戰爭表面熄火,全球金融市場有驚無險。但地緣政治與油價連動日益緊密,對金融市場而言,更應警惕這種看似受控卻隨時可能失控的「黑天鵝」事件。
2025年歐股漲勢驚人,德國領漲遠超美股。此現象源於歐洲央行降息與德國財政擴張,帶動軍工、基建投資。國際資金無視市場雜訊,以鈔票判斷流向低風險高報酬的歐洲,預示全球資金流動與金融秩序正重新洗牌。
AI已深入金融業,資安風險出現例如模型偏誤、資料污染、深偽詐騙、詐騙攻擊等新型態模式,已實質威脅金融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