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這一行,總是慢半拍地擁抱科技,卻又總是被現實推著往前走。當金融業喊著「轉型」、「數位」、「智能」這些關鍵字時,我們常常一邊點頭、一邊皺眉頭,心裡想著:「這次是真的要改變了,還是又來一場PPT科技秀?」但這一次,我認為真的不一樣了,因為這次來的是會「辦事」的AI。過去我們談AI,談的是它多會算、多會分析,能幫我們從大量資料中撈出有用的資訊。從承保風險預測、理賠詐欺偵測、資產組合模擬,到客服問答系統,這些都是過去10年AI在保險領域的典型應用。但這些AI終究是個工具,你給它什麼,它算給你看;它是被動的,它不會主動做
以伊戰爭表面熄火,全球金融市場有驚無險。但地緣政治與油價連動日益緊密,對金融市場而言,更應警惕這種看似受控卻隨時可能失控的「黑天鵝」事件。
2025年歐股漲勢驚人,德國領漲遠超美股。此現象源於歐洲央行降息與德國財政擴張,帶動軍工、基建投資。國際資金無視市場雜訊,以鈔票判斷流向低風險高報酬的歐洲,預示全球資金流動與金融秩序正重新洗牌。
AI已深入金融業,資安風險出現例如模型偏誤、資料污染、深偽詐騙、詐騙攻擊等新型態模式,已實質威脅金融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