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科技
2024年11月
新的金融科技 舊的經營思惟
加密貨幣自2009年挾去中心化的風潮崛起迄今,歷經多次波折,但魅力不減,過去一年來全球交易量前三大的加密貨幣Bitcoin、Ethereum及Binance Coin價格漲幅達40%以上,意味著加密幣的金融應用正不斷快速擴大、發酵,形成了加密幣交易與投資背後的推力,相關應用除了為人所熟知的支付與跨境轉帳外,還涵蓋包括保險、借貸平台等各樣去中心化的金融服務,其中加密貨幣借貸市場於2021年至2022年間締造全球熱潮,而後卻因穩定幣TerraUSD暴跌,引發加密貨幣市場恐慌,加密貨幣借貸平台接連爆出流動性危機,成為監理機構關切重點。
Financial Stability Board的報告即對加密幣借貸平台示警,加密幣借貸平台有何風險?帶來哪些監理啟示?可從曾為全球最大加密貨幣投融資平台、最後卻以破產收場的Celsius說起。
Celsius雖美其名為以DeFi技術建構的創新金融平台,骨子裡和傳統銀行賺取借貸利差的商業模式並沒有太大不同,其成立之初為了快速開拓市場,大膽祭出高達17%的高利吸收客源,旗下管理的加密貨幣資產市值不到幾年就超過100億美元。由於市場擴增過快,Celsius向客戶承諾的收益目標遠遠超過貸款與投資等核心業務所產生的收入,遂開始動用新客戶投入平台的資金作為還款來源,並擴大對客戶及其他同業借款與貸款、不惜將資金投資於流動性不佳的標的以牟取高利,更允許借款對象以加密幣作為抵押,再以取得的抵押品對外借款,財務槓桿因而大幅攀升、商業模式逐漸偏離正軌,2022年全球各大加密幣市場意外崩盤,Celsius在破產前半年不但資產市值驟跌123億美元,更面臨巨額贖回潮,終於在2022年7月聲請破產。
追求高收益的雄心壯志固然讓Celsius在幣圈快速竄起,然而也成了經營的詛咒,加密幣震盪無常,當來去無蹤的快錢如雲煙般消逝,Celsius為了撐起高收益的假象,不惜濫借濫貸,卻也落入流動性陷阱,最終走上自我毀滅的末路,加密幣波動大、風險高,更要有健康的經營思惟及商業模式,才能避免陷落於投機套利的試探誘惑中,為了有效因應市場波動所帶來的衝擊,加密幣業務監理除應反映經營屬性及風險外,鼓勵業者導入監理科技(RegTech)、強化內外部即時監控協作機制,亦是有效阻斷風險可嘗試的作法。
此外,加密資產應用場景的持續擴充也有利於減少業者以高風險投資借貸關係裝飾財務績效的誘因,加密資產監理兼納風控與業務發展觀點,可望帶領金融服務以科技創新穩健前行。(本文作者為台灣金融研訓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