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俄羅斯

2025年10月

川普與莫迪的火車對撞賽局

隨著川普在第一任期打響美中貿易戰後,印度近幾年突然竄起,成為美國共和與民主兩黨都在拉攏的印太戰略重要夥伴,川普與莫迪曾經稱兄道弟,拜登政府亦視印度為能夠箝制甚至取代中國製造的關鍵國家,不僅各國供應鏈紛紛選擇在印度擴廠投資,印度在各國際政治場合中的地位也不可同日而語,疫情期間,印度成為全球經濟成長最亮眼的國家之一,這便是美印關係緊密最好的鐵證。不過,為人詬病的是,印度自1950年立國以來,在政治上長期信奉「不結盟運動」,雖然仍會積極參與多邊組織,但因為標榜中立,在組織內往往有許多特別意見,這樣的性格也反映在經濟上,印

2025年10月

川普這次拉不起歐盟的手

川普關稅在9月13日出現最新的進展,為了結束烏克蘭戰爭,川普親自向北約成員國發出公開信,敦促北約盟國停止進口俄羅斯石油,並且對俄羅斯實施「二級制裁」,也就是對購買俄羅斯石油的國家課徵高關稅,特別是中國與印度。川普相信,如果北約能集體對中國施加50%至100%的關稅(戰爭結束後可完全撤銷),將對結束這場致命但荒謬的戰爭非常有幫助。中國對俄羅斯有強大的控制,甚至掌握,而這些高關稅將削弱甚至打破這種掌控。最後川普表示,當所有北約成員國停止向俄羅斯購買石油,並且達成共識,開始採取相同的制裁行動,他就準備對俄羅斯實施重大制裁

2025年9月

川普一步步把中國推向東南亞懷抱

川普再次上任帶來的關稅升級,對亞洲乃至全球的供應鏈都是沉重打擊。川普對亞洲各經濟體徵收高額關稅的政策,特別是對中國的限制,實質上是為了重新塑造全球貿易格局,減少美國的貿易逆差並減輕對中國製造業的依賴。毫無疑問,中國仍然是被美國加徵關稅最高的國家,從川普第一任到拜登延續下來的關稅,加上川普第二任期額外加徵的30%,中國目前總共被加徵超過50%的關稅;新加坡是目前最低的10%;印度目前面臨25%的關稅,高於越南20%,以及印尼19%等東南亞經濟體。除了對等關稅外,美國還將對「轉運商品」加徵額外40%的關稅,旨在打擊藉由

2025年9月

金磚峰會的一「裂」知秋

甫於7月舉行的金磚峰會,原本是中國對外推動人民幣國際化、重塑全球貨幣治理秩序的關鍵平台,卻因習近平罕見缺席而蒙上陰影,透露出這一場原本力圖整合開發中國家的多邊合作,正面臨著內外挑戰交織的裂痕。自習近平上任以來,金磚組織成為中國對外多邊戰略的三大支柱之一。與聚焦區域安全的「上合會」及以基礎建設與經貿合作為核心的「一帶一路」相比,金磚峰會更具制度金融意涵,試圖打造一個挑戰美元主導地位的南方國家金融網絡。在此脈絡下,中國積極推動「金磚之橋」計畫,透過擴大貨幣清算使用、建立本幣結算機制,來逐步削弱美元在國際貿易體系中的霸權

2025年9月

雙普會揭示大國博弈新戰場

川普原本在忙對等關稅的議題,等到關稅談判在7月底告一段落,便在8月15日馬上與俄羅斯的普丁在阿拉斯加展開高峰會,表面上自然是要談如何結束烏克蘭戰爭,從停戰協議直接升級為和平協議,但是,實質上談到的議題不是只有烏克蘭,反而是烏克蘭之外的地緣政治與地緣經濟議題更值得重視,因為可能會決定未來20年的國際局勢。普丁願意來美國的領土上開高峰會,顯示普丁有所退讓,因為普丁完全可以要求在第三方碰面,不讓川普享有主場優勢,所以重點首先在於川普憑什麼讓普丁願意來談?很大的一個可能性,就是川普打算啟動「二級制裁」,去制裁向俄羅斯購買能

2025年7月

港推穩定幣 成終結聯繫匯率序曲?

香港實施聯繫匯率,金融管理局對於美元兌港元的匯率區間,維持在7.75至7.85兌1美元的匯率區間。面對川普上任後全力推動美元走弱下,5月港幣升值至7.75,香港金管局為維持匯率穩定,被迫拋售1,290億港幣買美元,以捍衛匯率,但此舉措卻也令港幣大量增加,銀行體系資金過剩、隔夜拆款利率崩跌,借錢成本近乎零。外資幾乎免費借港幣,換成美元存進美國隔夜市場,賺取3%以上無風險利差。大量套利交易拋港幣買美元,使香港資金外流,港幣又轉為快速貶值,6月11日觸及7.85,迫使香港金管局轉為賣美元買港幣。一個多月內歷經冰火兩重天。

2025年7月

還好,荷姆茲海峽封鎖沒有發生

許多地緣政治的緊張都是長期歷史因素所累積,更無法靠幾紙和平協議就能確保不再發生,所幸近幾年控制衝突範圍是各國的默契,例如烏俄戰爭、印巴衝突、以哈衝突、胡塞反叛軍等都未擴大,雖然這些戰爭仍不時對全球經濟帶來黑天鵝,所幸沒有造成長期的全球性大蕭條。不過,既然是出自於默契,難免有失控的風險。荷姆茲海峽(Strait of Hormuz)的全球經濟重要性並不亞於蘇伊士運河以及台灣海峽,國際能源總署統計,全球每日約有20%的石油必須經過該海峽,主要出口國家除了伊朗,包括伊拉克、科威特、卡達、沙烏地阿拉伯等多國,其進出口物資都

2025年7月

歐洲股市滿血復活

2025年歐洲股市滿血復活,演出令人驚奇的多頭行情,從年初至7月上旬,美國標普500指數上漲5.85%,雖然還是上漲,但是報酬率遠遠被歐洲各國拋在腦後,其中,德國股市不斷創下歷史新高,2025年已經大漲21.59%,西班牙也漲21.43%、義大利漲17.54%,連經濟陷入困境的英國也漲了8.33%、法國漲5.23%。指數漲幅都如此吸睛了,歐洲的績優個股波段漲幅翻倍的比比皆是,甚至如英國勞斯萊斯還漲了9倍。歐洲唯一弱勢的股市是過去一枝獨秀的丹麥,丹麥兩大支柱,第一是靠減肥藥大發利市的諾和諾德、第二是海上風力發電征戰全

2025年7月

美債遭降評等 無傷?

長期以來,美國國債被視為無風險投資標的,是眾多機構投資避險的首選,也是多數國家外匯存底的主要來源,然而,有鑑於美國政府攀升的債務與財政赤字上的挑戰,維持近百年AAA等級的美國國債,遭到三大信評機構標普(S&P Global)、惠譽(Fitch)與穆迪(Moody's),相繼在2011年8月、2023年8月、2025年5月將美國主權債務評等從最高等級下調一個等級至AA+(Aa1)之後,引發了市場上些許擔憂。從投資美國國債的金融機構來說,依據國際清算銀行(BIS)巴塞爾協議(Basel III),AAA至AA-

2025年5月

歐盟推數位歐元 劍指全球支付話語權

當前全球的跨境支付系統,仍高度依賴美元與SWIFT(環球銀行金融電信協會)所建立的通訊與清算系統。這套運作已逾數十年的架構,雖廣泛應用於國際貿易與金融交易中,但其核心機制深度依賴美國主導的清算管道與多層次中介銀行體系,不僅導致資金流動成本偏高、處理時間冗長,更在地緣政治風險升溫的情境下,暴露出「斷鏈」風險的制度性脆弱。舉例而言,美國曾透過SWIFT系統,將多家俄羅斯銀行排除於全球支付系統之外,成為一種金融制裁工具。此舉引發歐盟對「過度依賴美元體系」的深層憂慮,並促使其重新審視金融自主性的戰略必要性,進而思索替代性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