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詐是國銀的當務之急,尤其是如何有效降低警示帳戶,是當前共同努力的目標。但是近來民眾帳戶被「誤殺」的事件頻傳,許多民眾抱怨帳戶被鎖控的結果,是日常生活費用繳不出去,甚至還有股市交割款因此被攔下,差點發生違約交割,讓銀行警示帳戶一時之間好似成為眾矢之的。對於層出不窮的「誤殺」事件,顯示出當前金融業所使用的防詐模型有必須精進之處,來改善誤判率。玉山銀行負責數金與AI的主管坦言,在AI模型的運用上,的確可能因數據不足或過度敏感而產生高誤報率,導致無辜用戶被誤判、帳戶遭凍結,但以目前各銀行的情況來看,AI模型對於自家客戶資
東南亞數位支付潮遇逆風,泰國因洗錢詐騙攀升,攤商重回現金,暴露信任與便利的矛盾,成數位轉型警訊。
避免AI誤鎖帳戶,銀行透過精進防詐模型,可讓詐欺無所遁形,正常用戶也可免於無辜受累。
金融詐騙案中,英國以「最低成本迴避者」原則,設計APP詐騙強制退款制度,迫使銀行不再是旁觀者,須承擔防詐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