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東南亞,QR code支付已是常態。數位支付的確比現金更可追蹤、也更方便,連地攤也可以用,例如曼谷最大市集恰圖恰,多數攤商都已有行動支付。但近來不少攤位卻開始改掛「只收現金」。原因很簡單,就是擔心洗錢。當地媒體訪問水果攤商Nam Ruencharoen,她表示因考量顧客可能是人頭帳戶,因此停收行動支付,其他店家則因為擔心降低營收,尚未改變收款方式,正在觀望。還有一家冰沙店老闆表示,她孩子的朋友賣手機的同時,也提供分期付款的生意,卻因帳戶出現問題被關閉,至今仍未解決。泰國近期打擊可疑的銀行帳戶,據稱影響約300萬戶
防詐AI錯判民眾帳戶遭鎖控,銀行坦言模型過於敏感或資料不足致誤報率高,若引入更多外部資料與回測機制,將可降低誤殺民眾帳戶風險。
避免AI誤鎖帳戶,銀行透過精進防詐模型,可讓詐欺無所遁形,正常用戶也可免於無辜受累。
金融詐騙案中,英國以「最低成本迴避者」原則,設計APP詐騙強制退款制度,迫使銀行不再是旁觀者,須承擔防詐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