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跟聯準會主席鮑爾(Jerome Powell)的矛盾關係,猶如八點檔婆媳過招般精彩;川普總是對鮑爾百般挑剔,千方百計想把他掃地出門,但鮑爾恪守小媳婦本分,始終堅持立場不甩川普威脅。姑且不論共和黨人日前拋出的眾多指控,是否真能因此讓鮑爾提前下台,畢竟聯準會翻修總部大樓,經費使用違規與否和貨幣政策無關,糾結其上只會失焦。惟當對等關稅定案,目光焦點還是得拉回關稅對金融市場的衝擊,譬如各界現階段最關切的課題:聯準會年底前到底會不會降息?先假設鮑爾穩坐聯準會主席寶座直到2026年5月任
中經院院長連賢明第一手分析:經濟學的預測是否失準?到底高通膨會不會來?何時來?
川普披著雷根經濟學的外皮,骨子裡卻流淌著門羅主義的角頭思維。當他重塑經濟秩序,向世界收保護費,台灣該如何因應?
川普仿效雷根,同樣將MAGA作為競選口號,一樣減稅、鬆綁法令,但雷根將關稅視為公平貿易的橋梁,川普卻拿來當武器,到底美國會是重現繁榮的1980年,還是回到1930年的蕭條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