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鑑於台灣已正式邁入超高齡社會,建構完善的長者照護網絡、營造高齡友善的生活環境,已是社會必須共同面對的重要課題。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政府與民間社福單位的努力外,金融業的角色也益加積極,包括銀行、保險、投信等金融機構,紛紛開始關注高齡議題,並與老人福利聯盟、老人福利基金會等非營利組織展開合作,成為推動銀髮議題的重要助力,也強化了企業社會責任的實踐,為台灣銀髮福祉注入新的資源與可能。中華民國老人福利推動聯盟(以下稱「老盟」)由全國各地區上百個老人團體和社會福利機構組成,且以議題倡議與政策實驗為主軸,在獨居老人、失智友善、
高齡族群如秋日絢爛的楓紅,看好這片蘊藏兆元的商機,台灣金融業推出各式金融商品、從入門門檻更低的小額債券,到靈活的多元信託與尊榮的家族辦公室,傾力建構一個全方位、個人化的高齡財管生態圈。
對金融業而言,長壽經濟是一場重新定義「顧客生命週期價值」與「風險評價機制」的變革契機,從產品、制度設計到風控框架全面升級,成為開啟下一波資本動能的關鍵。
IMF直言,催生政策已走入死胡同。當務之急是務實接受人口老化,並穩接「長壽紅利」。隨著壽命延長,高齡族財務目標須從「保值」轉向「增值」。例如日本金融廳,已逐步解除投資「年齡歧視」,金融機構可依客戶風險承受度滿足多元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