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初夏,一場橫跨歐亞的金融教育行動悄然展開。台灣金融研訓院董事長雷仲達博士率領代表團,啟程前往德國法蘭克福與英國愛丁堡,分別與享譽國際的「法蘭克福金融與管理學院」(Frankfurt School of Finance & Management)及「英國特許銀行家學院」(The Chartered Banker Institute)簽署合作備忘錄,正式展開雙邊策略夥伴關係。這不僅代表制度層面的合作,也象徵台灣金融教育在永續浪潮中積極接軌國際、拓展人才培育藍圖的嶄新篇章。德國法蘭克福金融與管理學院自戰後成立以
印度政府先後推出「數位印度」及「廢鈔行動」政策,線上支付已超過3億個用戶。
普惠金融為新住民撐起一片天。
「我好不容易存了一筆錢想要匯回家鄉,沒想到遇上詐騙集團,」來自菲律賓的照護移工Ani傷心地說道,過往這樣的案例可能在角落發生,主要是詐騙集團再進化,將目標轉向收購外籍移工帳戶。事實上,移工因語言與文化隔閡,對台灣金融系統缺乏了解,更容易成為詐騙目標。政府或者金融機構推動普惠金融,應納入移工這塊,不論是防詐騙宣導、匯款教學與儲蓄規劃,讓移工知道合法的金融知識,有效管理資金,避免因資訊不對稱而受騙,而金融機構也可開拓移工的金融商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