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以來,美國國債被視為無風險投資標的,是眾多機構投資避險的首選,也是多數國家外匯存底的主要來源,然而,有鑑於美國政府攀升的債務與財政赤字上的挑戰,維持近百年AAA等級的美國國債,遭到三大信評機構標普(S&P Global)、惠譽(Fitch)與穆迪(Moody's),相繼在2011年8月、2023年8月、2025年5月將美國主權債務評等從最高等級下調一個等級至AA+(Aa1)之後,引發了市場上些許擔憂。從投資美國國債的金融機構來說,依據國際清算銀行(BIS)巴塞爾協議(Basel III),AAA至AA-
2024年8月,日本股市發生「閃電崩盤」,市場快速反映利差交易即將結束所帶來的衝擊。日本過去長期維持低利率環境,吸引許多像對沖基金這類投資人,利用低成本的日圓資金投資海外市場。當市場預期日本利率即將升到零以上,日圓便迅速升值,此時預期日圓走貶的投資人便面臨虧損,只好追加保證金。
面對日趨複雜的國際趨勢與高強度監理,金控董事會在薪酬責任、專業素養、併購審查、獨立性,乃至AI監督上提升功能,將是永續發展與競爭力的關鍵。
面對層出不窮的舞弊手法,現行機制對「特定舞弊風險」評估與監控仍顯不足。銀行亟需將舞弊風險納入日常管理與內部稽核,才能有效遏止損失與信任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