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為新上任的川普政府焦頭爛額之際,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於2025年3月的《政府工作報告》中,高調宣布向「內捲式競爭」宣戰,涵蓋惡性價格競爭、996工作文化(早上9點上班,晚上9點下班,每周工作6天)、食品安全等諸多問題。其中,對中共而言,勞動問題可以說是消除「內捲」最核心的關鍵。因此,國務院此次首批規範便以合理健康的工作時間為出發,強烈要求所有央企以及大型民營企業,例如大疆、阿里巴巴等,必須改善惡性加班文化,有鑑於此,地方國企也很快地趕緊跟上政策步伐,頓時散發出社會改革新氣象。然而,有趣的是,部分媒體將此舉解讀為
近年中國金融機構數量銳減,顯示一場由政府主導的金融業大整併正加速進行。這不僅是為了優化資源配置,更是為化解中小銀行因經濟下滑、房地產危機引發的系統性風險。未來中國金融版圖將走向「大者恆大」。
川普加徵關稅引發股債雙殺,市場臆測中國拋售美債報復,但其拋售未必能撼動龐大且流動性高的美債市場。即便如此,中國仍持有未公開的機構債與其他美元資產,總體外匯資源不容小覷。
中國經濟雖內外交困,國際多不看好,卻憑藉黨國體制與完整供應鏈,展現超預期韌性及外貿支撐,實現首季平穩開局。然而,「國進民退」趨勢下,強化外資吸引力及提振國內消費投資更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