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清代以來,有「南大門」稱號的廣州一直是中國對外貿易的最前沿,鴉片戰爭後,香港更是取代了廣州的角色,成為中西文化交流的匯聚地。1980年代初改革開放後,珠三角地區又逐漸成為中國對外代工貿易的重點區域。然而,2000年以後隨著農民工的返鄉與工資的提升,珠三角又轉型成了小批量代工的貿易模式,並且透過B2B平台銷往全世界,類似「SHEIN」的跨境銷售平台,就是在這樣的時空背景下發展出來。最初在阿里巴巴時期,跨境網購就已經是中國出口貿易的重要平台,只是當時多半以貿易商(B2B)而非個人(B2C)的角色進行。2010年手機普
川普加徵關稅引發股債雙殺,市場臆測中國拋售美債報復,但其拋售未必能撼動龐大且流動性高的美債市場。即便如此,中國仍持有未公開的機構債與其他美元資產,總體外匯資源不容小覷。
面對川式挑釁,中國高調宣戰,以勞動問題為核心,試圖改善惡性加班等現象。外界猜測是否為迎合歐盟的勞動法規,但實質上,是中國為緩解國內經濟下行壓力下的社會維穩需求,並藉機尋求與歐盟合作。
中國經濟雖內外交困,國際多不看好,卻憑藉黨國體制與完整供應鏈,展現超預期韌性及外貿支撐,實現首季平穩開局。然而,「國進民退」趨勢下,強化外資吸引力及提振國內消費投資更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