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金融業長期面臨規模過小的結構性問題,相較於國際金融巨擘,猶如小國之於強權,難以在全球市場上有效競爭與擴張。為此,金管會寄望透過推動金融機構的整併,期有效擴大其資產規模與市場版圖,進而提升國際競爭力。然而,在政策引導與具體措施的制定上,如何拿捏分寸,才能既鼓勵整併,又不干預市場機制,成為重要的課題。為此,學者進一步指出,敵意與合意併購規範不宜落差過大,尤其對敵意併購全現金的要求存有疑慮,認為會限制併購彈性。此外,高度同質化亦是阻礙發展的關鍵。政大商學院副院長周冠男指出,台灣金融機構缺乏如美國同業般的差異化特色,無
川普強力撤銷DEI政策,並從行政、軍事部隊先行,已經引起諸多法律爭議與文化衝突,美國的多元社會、文化、價值觀等層面受到挑戰。
川普的關稅政策引燃全球貿易戰火,反DEI的立場也引發爭議,台灣金融業認為看來僅在美國造成影響,台灣目前的ESG投融資金仍然持續投入。
反DEI浪潮襲來,美國銀行、花旗等紛紛退出淨零銀行聯盟等倡議,凸顯ESG在落地執行時所遭遇的各種困境,永續金融的轉型之路也需要順應調整,才能「永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