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金融業長期面臨規模過小的結構性問題,相較於國際金融巨擘,猶如小國之於強權,難以在全球市場上有效競爭與擴張。為此,金管會寄望透過推動金融機構的整併,期有效擴大其資產規模與市場版圖,進而提升國際競爭力。然而,在政策引導與具體措施的制定上,如何拿捏分寸,才能既鼓勵整併,又不干預市場機制,成為重要的課題。為此,學者進一步指出,敵意與合意併購規範不宜落差過大,尤其對敵意併購全現金的要求存有疑慮,認為會限制併購彈性。此外,高度同質化亦是阻礙發展的關鍵。政大商學院副院長周冠男指出,台灣金融機構缺乏如美國同業般的差異化特色,無
中經院院長連賢明第一手分析:經濟學的預測是否失準?到底高通膨會不會來?何時來?
8月1日關稅拍板後,川普勢必加快改革步伐。若鮑爾被撤換,聯準會超然地位能否保全,關乎未來金融市場穩定。
川普披著雷根經濟學的外皮,骨子裡卻流淌著門羅主義的角頭思維。當他重塑經濟秩序,向世界收保護費,台灣該如何因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