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永續發展浪潮風起,金融機構扮演著引導資金流向、促進綠色轉型的催化劑角色。然而,近期美國銀行及花旗集團等國際大型金融機構相繼宣布退出「淨零銀行聯盟」(NZBA)等國際永續倡議組織,此舉無疑在國際金融市場投下一枚深水炸彈,更凸顯金融機構在承諾與市場現實之間面臨取捨。金融巨頭紛紛退出淨零聯盟的成因,不外乎是政治風險與不可預測性。永續金融推展無可避免會觸及能源政策、產業結構調整等敏感領域,從而使其高度暴露於政治風險之中。美國長期國內政治高度分化與反ESG浪潮的興起,對金融機構構成強大壓力。部分由共和黨主導的州政府,近年
中經院院長連賢明第一手分析:經濟學的預測是否失準?到底高通膨會不會來?何時來?
8月1日關稅拍板後,川普勢必加快改革步伐。若鮑爾被撤換,聯準會超然地位能否保全,關乎未來金融市場穩定。
川普披著雷根經濟學的外皮,骨子裡卻流淌著門羅主義的角頭思維。當他重塑經濟秩序,向世界收保護費,台灣該如何因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