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金融業併購案的數量和規模持續領先全球,近十年併購案例最多是以擴大市場和整合金融科技為目標,無論是大者更大,或是中小型銀行為求生存,金融機構進行策略性併購以整合資源,實現規模經濟。尤其近年交易量最大的,是收購金融科技公司。這幾年美國金融業透過併購,在結構上和市場版圖上取得競爭優勢。2025年美國經濟因為川普政府帶來的高度不確定,經濟放緩或衰退會為金融業帶來一連串不利影響,包括放款成長減緩、投資銀行相關業務手續費減少、交易收益減少且信用成本上升。此外,經濟衰退可能促使聯準會更快降息,使銀行面臨淨利差的收縮。從金融併
川普強力撤銷DEI政策,並從行政、軍事部隊先行,已經引起諸多法律爭議與文化衝突,美國的多元社會、文化、價值觀等層面受到挑戰。
川普的關稅政策引燃全球貿易戰火,反DEI的立場也引發爭議,台灣金融業認為看來僅在美國造成影響,台灣目前的ESG投融資金仍然持續投入。
反DEI浪潮襲來,美國銀行、花旗等紛紛退出淨零銀行聯盟等倡議,凸顯ESG在落地執行時所遭遇的各種困境,永續金融的轉型之路也需要順應調整,才能「永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