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的「國運」真的沒有太好,高麗棒子經營企業、娛樂事業、城市開發,乃至政黨選舉都以世界第一為目標,韓國企業與人民總是窮盡各種資源、以絕對不留後路的極度高壓來向前衝刺,也打造出傲視全球的鋼鐵、汽車、半導體,以及令台灣人稱羨不已的娛樂帝國。然而奇怪的是,每次遇到全球重大的經濟危機,韓國幾乎都會被推到海嘯第一排,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如此、2008年金融海嘯如此、這回美國總統川普引爆的全球關稅大亂鬥,韓國的政治、經貿、金融與社會又同步瀕臨崩潰的紅線。4月9日川普正式啟動超級關稅當天,韓元貶值到1,487.3元兌換1美元的
全球化在WTO成立不到30年便面臨破碎。如張忠謀所言,全球化已死,反映出中國崛起帶來的政治競爭,已將金融市場推向金融武器化的新戰場,對經濟自由無疑是巨大諷刺。
IMF指出當前全球金融市場正面臨「資產價格高估」、「非銀行金融槓桿高」與「主權債務負擔重」的三重挑戰。在經濟擴張與科技創新的繁榮表象之下,金融體系的脆弱程度反而令人擔憂。
各國積極將穩定幣推向金融核心,台灣金管會也已審慎開放。然而,當國際巨頭搶先布局底層區塊鏈清算與AI風控技術,台灣金融業若僅聚焦發行,恐錯失數位金融時代的制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