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當時的中國總理趙紫陽與英國首相柴契爾為了香港主權轉移的問題,簽署了中英聯合聲明,到了2024年底已經滿40年。聲明中指出,香港的資本主義制度和生活方式維持「五十年不變」,保障各項權利和自由。然而,2019年中國外交部對於這個有國際條約效力的文件,稱之為「歷史文件」,並制定港版《國安法》對香港實施等同於中國國內的管制,以行動推翻過往的政治承諾。在香港不再實質享有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特殊待遇後,香港目前的新定位實際上不再是國際上的亞洲金融中心,而是粵港澳大灣區的一部分,這中間差別甚大。據香港《文匯報》報導,
近年中國金融機構數量銳減,顯示一場由政府主導的金融業大整併正加速進行。這不僅是為了優化資源配置,更是為化解中小銀行因經濟下滑、房地產危機引發的系統性風險。未來中國金融版圖將走向「大者恆大」。
川普加徵關稅引發股債雙殺,市場臆測中國拋售美債報復,但其拋售未必能撼動龐大且流動性高的美債市場。即便如此,中國仍持有未公開的機構債與其他美元資產,總體外匯資源不容小覷。
面對川式挑釁,中國高調宣戰,以勞動問題為核心,試圖改善惡性加班等現象。外界猜測是否為迎合歐盟的勞動法規,但實質上,是中國為緩解國內經濟下行壓力下的社會維穩需求,並藉機尋求與歐盟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