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段生活中的小經歷,都可能帶來不同的啟發。筆者曾經在美國以學生身分開設帳戶,但因銀行的風險控管要求,而收到了解約通知;也曾在居家社區的按摩店中,目睹老闆如何以友善的態度接待一位外籍顧客。這兩個看似不相干的案例,卻揭示了金融服務中的兩個重要面向:風險管理與客戶服務。金融服務不能偏重於風險,也不能只關注服務,唯有兩者兼顧,才能真正實現公平待客的原則,創造讓人感到溫暖且可靠的金融體驗。從風險出發 美國銀行的解約通知疫情前,我收到美國銀行的通知,要求解約我早年開設的學生帳戶。即使帳戶沒有任何異常交易,銀行仍基於防制洗錢法
金研院布局歐亞金融人才培育藍圖,與德國法蘭克福金融學院、英國特許銀行家學院簽署合作備忘錄,透過與世界級金融人才培訓機構的策略聯盟,共同培育具國際競爭力與永續素養的金融專業人才。
印度政府先後推出「數位印度」及「廢鈔行動」政策,線上支付已超過3億個用戶。
普惠金融為新住民撐起一片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