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美中對峙、烏俄戰爭到以巴衝突,感覺始終與我們距離遙遠;全球各地一個國家接著一個國家端出來的產業補貼、一位接著一位出現的民粹主義領導人,好像也沒有打亂這個世界的如常運作,但實際上,表面的海浪平靜掩蓋不了海平面下的暗潮洶湧,尤其是金融系統的分流、割裂和碎片化。因此,我們看見8月中旬舉行的美中金融工作小組第五次會議,雙方決定互換「金融穩定聯絡人名單」,可見暗潮洶湧的金融壓力已經蠢蠢欲動,連Bloomberg都報導這是美中難得有共識的一個罕見例子。全球化撕裂 新興國家崛起我感覺,一些我們看不見、卻已醞釀變化的力量,確實正
全球化在WTO成立不到30年便面臨破碎。如張忠謀所言,全球化已死,反映出中國崛起帶來的政治競爭,已將金融市場推向金融武器化的新戰場,對經濟自由無疑是巨大諷刺。
IMF指出當前全球金融市場正面臨「資產價格高估」、「非銀行金融槓桿高」與「主權債務負擔重」的三重挑戰。在經濟擴張與科技創新的繁榮表象之下,金融體系的脆弱程度反而令人擔憂。
各國積極將穩定幣推向金融核心,台灣金管會也已審慎開放。然而,當國際巨頭搶先布局底層區塊鏈清算與AI風控技術,台灣金融業若僅聚焦發行,恐錯失數位金融時代的制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