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業如何「慧眼」識英雄

太空技術門檻高

113.9台灣銀行家第177期撰文:蘇偉華

登陸月球到探索銀河,太空不僅是國家展示科技實力的舞台,更是各國實現政治宣言的最佳途徑,滿足了全人類未來可能移居太空的無限想像。如今,透過金融的力量與支持,「Taiwan Can Help!」台灣有潛力成為全球衛星零組件、地面接收設備及相關系統的研發與製造基地,為全球太空產業供應鏈注入強大動力。而金融業如何「慧眼」識英雄找到對的業者來投融資,有諸多考驗。

合作金庫創業投資董事長袁中越指出,在全球太空產業迅速發展的背景下,金融業在推動此一領域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合庫創投,在考量投資機會時,必須全面評估市場風險與回報潛力,並仔細辨識出具備長期增長潛力的項目。

太空產業技術門檻高 金融業投資更加謹慎

袁中越解釋,太空產業與半導體、航太及汽車等產業相似,都是依賴於系統整合的龐大市場。然而,太空產業的投資門檻極高,涉及的技術複雜且資本需求巨大。這意味著,金融機構在進行投資決策時,必須更加謹慎和精確。

合庫創投的策略主要圍繞風險管理與收益潛力評估。袁中越強調,首先必須辨識出太空產業中具備關鍵技術或獨特競爭優勢的公司,這些公司不僅要有實現商業化的潛力,還必須考量在未來全球市場中,占據不可或缺的潛在地位。他特別提到,合庫創投著眼於那些能在既有市場中穩健發展的公司,這些公司具有明顯的營收成長潛力或具備被併購的價值,從而能為公司與投資者帶來穩定的回報。

在投資評估中,袁中越認為,金融機構應該關注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以及市場需求的匹配度。他指出,太空產業的技術門檻非常高,並且涉及大量的研發投入。因此,合庫創投在選擇投資標的時,特別強調企業是否具備創新能力以及技術領先的優勢。此外,合庫創投也十分注重企業的管理團隊,尤其是其經營管理的經驗和市場拓展的能力。他也鼓勵現在的年輕人,要勇於探索國際趨勢與市場,一有參與各國展覽的機會,絕對不要畏懼,將來是屬於年輕人發光發熱的舞台。

從學術機構找到優良的新創與人才

合庫創投的一個重要策略是與學術機構合作,透過技術轉移和資本投入支持具潛力的創新企業。袁中越提到,合庫創投過去曾與臺大、陽明交大及中央大學等交流合作,以及透過英國在台代表處與劍橋大學等學術機構簽署合作備忘錄,希望透過這些合作關係,發掘並培育具全球競爭力的研發人才與企業,從而讓台灣在全球太空產業中占有一席之地。

袁中越分享了一些具體的投資案例甘苦談,以說明合庫創投的投資判斷過程。例如,2022年1月,歐洲衛星STORK-1搭載SpaceX火箭進入太空,該衛星的球型馬達與姿態控制系統來自台灣的張量科技。合庫創投當時亦曾評估考慮投資張量科技,但最終由大亞集團提供資金與技術支援。這一案例凸顯了在技術與資金需求龐大的太空產業中,投資決策的高度複雜性。大亞不僅提供資金支持,還讓張量科技融入硬體製造生態系。而合庫創投則需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慎重評估每一筆投資,這正是挑戰之所在。

合庫創投今年選擇了創未來科技(Tron Future)作為其投資標的。這家公司將極度複雜的雷達技術半導體化,同時將其技術做成小型晶片。創未來科技的創辦人也是出身於陽明交大的副教授,看好其技術創新,近期完成了3,000萬美元的A輪募資,合庫創投與台杉投資、華威創投等共同參與,支持這家國防與衛星科技新創公司。

袁中越進一步闡述,金融機構在推動太空產業發展中的角色,不僅限於提供資金支持,更需要從整體戰略的高度去思考,協助企業建立穩固的市場定位。他強調,創投業在投資前進行全面的風險評估,確保所投資的企業能夠在全球市場中保持競爭力。

台灣的國家太空計畫已經投入巨額資金來發展遙測衛星、氣象衛星、通訊衛星等領域,並加強火箭發射能力。合庫創投將繼續尋找適合的投資標的,幫助這些企業進入資本市場或成為併購的對象,為台灣的太空產業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制定投資策略、應對風險成關鍵

「太空產業是一個回報期長且不確定性高的領域。」國泰金控證期顧問部專案協理蔡明翰指出。在此背景下,投資機構如何制定策略、應對風險便成為關鍵。金融投資機構必須建立在對行業長期趨勢的深刻理解之上,分散投資、靈活應對市場的變化。

蔡明翰進一步解釋,投資機構對於太空相關產業的挹注,分散化是關鍵。隨著太空商機逐漸顯現,投資需要精確地判斷太空產業的發展趨勢,並在此基礎上進行投資決策。例如,太空通訊已被廣泛認為是未來的關鍵領域。這不僅涉及低軌衛星的部署,也涵蓋了地面與空間通訊基礎設施的建設。台灣的通訊技術公司,特別是在低軌衛星領域的創新,為投資機構提供了具體的投資標的。

在選擇投資標的時,機構投資者面臨著一個重要的抉擇:是選擇高風險、高回報的初創公司,還是選擇已在相關產業鏈站穩腳跟的大型企業?蔡明翰認為,對於創投基金來說,初期投資新創雖然風險較高,但也有機會獲得數百倍的回報。這些新創公司往往擁有獨特的技術或商業模式,在太空產業鏈中開闢了新的市場空間。然而,這些公司也面臨著技術快速更迭和市場白熱化競爭帶來的挑戰。

相比之下,那些在相關領域且已有穩健基礎的大型企業,則提供另一種投資選擇。儘管這些穩健的大型公司,在轉型過程中缺乏新創企業可能帶來的爆發力,但它們的穩健報酬和低失敗率,使其成為相對安全的投資對象。投資機構可以在這些公司逐步進軍太空通訊領域的過程中,獲得相對穩定的回報。

台灣地面通訊技術正逐漸成熟

雖然台灣的太空相關產業起步較晚,但在低軌衛星和通訊設備領域,已展現出強大的潛力。蔡明翰指出,隨著地面通訊相關技術的逐漸成熟,台灣企業逐漸向太空通訊領域進軍,這為投資者提供了新的機會。台灣的投資機構應根據全球市場的發展趨勢,靈活調整投資策略,確保在這個快速增長的市場中占據一席之地。

針對太空產業的金融投資,相關業者普遍認識到,這是一個回報期長且不確定性極高的領域。因此,投資邏輯變得尤為重要。蔡明翰解釋,從分散多元的角度出發,金融投資業者在確定太空產業的長線趨勢後,會根據產業的發展情況和風險水準來進行投資決策。這一過程中,金融投資業須保持敏銳的市場洞察力,隨時調整投資組合,以應對市場波動與技術革新。

掌握供應鏈就能掌握話語權

合庫創投和國泰證券這類機構普遍認為,太空產業雖然在初期風險較高,但它代表了一個不可忽視的大趨勢。換言之,誰能掌握到太空供應產業鏈的關鍵,也能掌握金融投資的話語權。因此投資過程中,他們首先會確保產業大方向的正確性,比如以太空通訊為主的架構已被認為是未來的關鍵發展領域;其次,投資者會評估回收期與成功率,這些因素直接影響資金的投入量與投資比例。

從台灣的視角來看,隨著太空技術不斷進步,政府與企業合作正逐漸加深,形成了一個具備競爭力的太空產業聚落。台灣企業在衛星製造、通訊技術以及相關設備領域的積累,使得投資機構可以更有信心地進行長期布局。蔡明翰認為,台灣的太空相關產業雖起步較晚,但在通訊設備與低軌衛星領域已顯現出巨大的潛力。隨著地面通訊技術不斷成熟,台灣企業開始向太空通訊領域進軍,包括低軌衛星設備、通訊元件以及網通設備等領域。

太空產業是一個充滿挑戰但同時也極具潛力的領域。金融機構在投資時,需要在風險與回報之間找到平衡,並且靈活應對市場的變化。隨著太空相關產業的不斷成熟,這一領域將為金融業者帶來新的機會與挑戰。對於投資機構而言,這不僅僅是一個新的投資風口,更是未來全球產業版圖的一部分。隨著太空產業的發展,投資機構需要保持靈活與前瞻性,確保在這場逐漸升溫的太空競賽中脫穎而出。

延伸閱讀

恭喜!
獲得積分+
本期精選文章免費閱讀